媒體
  • 澳廣視新聞
  • 政府消息
  • 濠江日報
  • 澳門日報
  • 力報
  • 新華澳報
  • 正報
  • 華僑報
  • 現代澳門日報
  • 論盡澳門
  • 澳門平台
  • MediaOutReach
  • 美通社
  • EQSGroup
分類
  • 正報
新聞

北美發現地心水源 改寫海洋構成理論

2014-06-19 00:00

美國科學家在北美地殼約六百六十公里下發現隱藏水源,為迄今發現的最大地下水源,含水量足以填滿海洋3次。專家指出,今次發現或改寫地球海洋的構成理論。
美國西北大學的地球物理學家雅各布·森(SteveJacobsen)及新墨西哥大學的地震學家施曼特(BrandonSchmandt)合作研究地球的水來自何方。研究人員利用全美約二千個地震儀分析逾五百次地震的地震波。地震波能穿透地球內部,藉由觀察穿透速度的變化,可分析地殼及地幔的結構。
研究人員發現,美國地表六百六十公里下方的地幔過渡帶有岩漿存在,估計是由於尖晶橄欖石(Ringwoodite)等存在於地殼深處的岩石內含有水分子。當板塊運動時,這些岩石因高溫高壓而釋出水分,並融化形成岩漿,向上冒升。研究人員以尖晶橄欖石模擬在高溫高壓下的狀態,證實其對地震波的影響與現有地震數據吻合。
雅各布森指出,此前科學界普遍認為地球上的水是由撞擊地球的冰彗星或其他外物帶來,但最新研究說明,地球上的水或本身存在於地球內部,因地殼活動而冒出地表,形成海洋。 假設地幔過渡帶中岩石重量的1%為水分,其含水量便相當於全球海水容量的三倍。 不過由於這些水分位置極深且非以液態存在,相信難以抽取應用。他希望未來可透過收集其他地區的地震數據,進一步了解地下構造。
研究報告刊於《科學》期刊。

正報新聞



關注CyberC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