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體
  • 澳廣視新聞
  • 政府消息
  • 濠江日報
  • 澳門日報
  • 力報
  • 新華澳報
  • 正報
  • 華僑報
  • 現代澳門日報
  • 論盡澳門
  • 澳門平台
  • MediaOutReach
  • 美通社
  • EQSGroup
分類
  • 正報
新聞

南京萬事俱備候青奧

2014-07-19 00:00

第二屆青年奧運會將於8月16日-28日在江蘇南京舉行,這是北京奧運會後奧林匹克運動再一次來到中國。一個月後,奧林匹克聖火將再一次在中華大地上燃起。這場青年人的盛會,從籌備伊始就以青年人為核心,四年的艱辛與努力,南京始終與青奧共成長。如今,南京青奧會各項籌備工作均已進入收官階段,南京市民對越來越近的青奧會充滿期待。萬事俱備的南京,翹望著和奧林匹克運動相擁,給世界一個驚喜。
兌現承諾的青奧會
7月14日,記者走進基本建設完成的青奧村,這裡在賽時將為世界各國和地區約6000名運動員、隨隊官員、青年大使、青年記者、模範運動員和部分IOC官員提供住宿、餐飲及其它服務。碧草綠樹環繞中的青奧村,凝聚著南京人的一腔熱情:青奧村能源中心利用發電廠廢蒸汽提供製冷制熱能源;運動員房間的客廳裏,挂著具有濃郁中國和南京特色的雲錦;交通中心低碳環保的“合乘車制度”,精心調整安排的不同風味菜單……南京不僅為來賓提供一個舒適如家的居住地,更希望通過每一個細節展示一個騰飛中的中國形象。
青奧村只是南京籌辦青奧會的一個縮影。從四年前在溫哥華獲得第二屆青奧會舉辦權的那一刻起,南京就以時不我待的心情展開了籌備工作。
南京青奧組委執行主席、南京市市委書記楊衛澤說,青奧會是南京的“頭等大事”。在這四年裏,南京幾乎每個對外活動都有青奧會的身影。“青奧會才第二屆,知名度還不高,南京要擔負起宣傳青奧的責任來,”楊衛澤這樣說。
四年過去了,越來越多的人知道了青奧會,也知道了南京要舉辦這一賽事。其中,南京創新的青奧會網絡火炬傳遞功不可沒,目前仍在進行的全球網絡傳遞,由青奧會吉祥物“砳砳”(音“樂樂”)帶著虛擬火炬“走過”204個國家和地區的258個傳遞站點,共為期98天。全世界的人們都可以通過專有APP參與到火炬傳遞中來,成為一名青奧“火炬手”。來自澳大利亞的喬治亞·辛普頓在成為“火炬手”後很興奮,她說:“這麼有趣的方式,我和我的小夥伴們都很喜歡,真希望青奧會時可以去南京。”
如今,青奧會還有一個月就要開幕,28個大項的競賽組織已經進入最後階段,35個競賽和訓練場館已全部完成,各場館團隊全面啟動場館化運行和人員培訓,各項物資設備和人員正陸續進駐場館。18000多名志願者已經集結,進行集中培訓……
通過四年的緊張籌備,青奧已經成為南京的一張名片。前後兩任國際奧委會主席羅格和巴赫在考察過南京的籌備情況後,都對南京青奧會充滿信心,認為南京將能夠舉辦一屆精彩的青奧會,幫助青奧會完成“成人禮”。
楊衛澤說,南京一定會莊嚴兌現四年前對世界許下的承諾。
『青奧一代』的青奧會
前任國際奧委會主席羅格倡議創辦的青奧會是年齡在15歲到18歲之間的青年運動員和其他青年人全球範圍內最高水準的綜合體育賽事,它整合了教育和文化內容,鼓勵青年人以奧林匹克的價值觀來生活,並成為奧林匹克的大使。在奧林匹克運動中,青奧會是促進青年人體育、教育和文化宣傳的催化劑。
正因為如此,青年人才是青奧會的核心。楊衛澤說:“青年人‘滿意不滿意,高興不高興,驚喜不驚喜’是我們的工作要求。”當青少年的參與和滿意度成了賽會成功與否的衡量標準,徵集青少年的意見、傾聽青少年的聲音、向青少年取經就成了南京青奧會籌備過程中的“獨門秘笈”。
在青奧組委會,40%以上的正式員工是“80後”甚至“90後”,1.8萬名志願者絕大多數都是“90後”,開幕式99%的演員都是青少年……楊衛澤說:“青年人的賽事,將由青年人挑大梁。”
幾乎在每個環節,南京都給了青少年充分展示才華和智慧的舞臺,讓青少年參與進來,貢獻來自他們的創意、策劃和各種奇思妙想。無論是會徽還是口號,在青奧會重要的評審環節中,青少年都成為握有“決定權”的人群。正在精心打造的開、閉幕式,也將充分集成青少年智慧,讓青少年自己演繹彰顯青春特點的開幕式和閉幕式。南京青奧會開、閉幕式總導演陳維亞說,青奧會應該是一場青春飛揚、夢想起航的盛會,“所以這臺開幕式從儀式到文藝表演,直至最後點燃聖火,始終貫穿青春色彩”。
籌備4年來,無數南京孩子成了青奧會的“編外”宣傳大使,現在隨便走進一所南京學校,無論是大學生還是中小學生,幾乎沒有不知道青奧會的。從初中到高中,17歲的張棟感覺“青奧會都快融入自己的血脈了”;南師附中高一學生薑鍇博將參與建設南京青奧會文化教育項目世界文化村中的“汶萊小屋”,為了展示一個“原汁原味”的文化小屋,他和同學們自費去汶萊了解當地的風土人情,宣傳推廣南京青奧會;很多在寧高校的外地學生,將南京青奧會的點點滴滴帶回家鄉,傳遞給親人、同學、朋友……
南京人的青奧會
為了迎接青奧會,南京市規定:從7月15日起,南京所有樁基、土石方工程、渣土運輸、拆除等四類工地停工。南京市民張程說:“青奧會期間天會很藍,我們的希望是青奧會以後天依然很藍。”
南京市市長繆瑞林說:“辦不辦青奧會,我們都要重視環境問題。”楊衛澤也表示,環境是一條“硬杠杠”,南京不僅要在青奧會期間“達標”,更重要的是要通過這種倒逼機制,讓好環境能一直保持下去。
為此,今年南京出臺了大氣污染防治“36條”等舉措,關停了30家“三高兩低”企業,淘汰了超過5萬輛黃標車……
南京人民也不遺餘力地支持著這座城市籌辦青奧會。過去幾年裏,南京一直在建地鐵、修道路、鋪水管,很多人說,“南京就像個大工地”。但在更多南京人看來,這些暫時的不便,是為了青奧會圓滿召開,為了未來城市更美好。50多歲的南京市民趙建國說:“世界上這麼多人要來我們南京,必須拿出點主人的樣子,中國人最講究待客之道,我已經想好了,到時候上街去當城市誌願者,哪怕能指一次路也是貢獻。”
剛剛全線通車的城西隧道,一下子拉近了主城與長江大橋的距離。南京市民周寧生說:“以前最怕走這一段,天天堵車,現在順暢得不敢想像。”
繆瑞林市長還給南京市民吃了另一顆定心丸:“青奧會期間的交通保障將儘量不擾民,不會出臺限購、限行的政策,也不會封道。”
城市和市民的相互理解和支持,讓青奧會籌備工作進行得非常順暢,南京人參與青奧、宣傳青奧的熱情也日益高漲。
每一屆奧運會都會給舉辦城市留下一筆豐富的奧運遺產。對南京人而言,奧林匹克最精華的遺產,不僅在於留下一批場館和設施,更在於優化城市文化精神和制度環境,在於奧運精神植根於青少年乃至全民心中,在於全民樹立環保健康理念……這些,都將成為南京這座城市新的基因。(新華社記者王恒志 孫彬)

正報新聞



關注CyberC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