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體
  • 澳廣視新聞
  • 政府消息
  • 濠江日報
  • 澳門日報
  • 力報
  • 新華澳報
  • 正報
  • 華僑報
  • 現代澳門日報
  • 論盡澳門
  • 澳門平台
  • MediaOutReach
  • 美通社
  • EQSGroup
分類
  • 正報
新聞
  • 青少年流行時裝技術大賽冀發掘新血
  • 鄭志強自評六、七十分
  • 立會保障人權工作應多做 歐安利臨別贈言
  • 會否再獲委任 馮:點知事頭點睇?
  • 回歸館將展出饒宗頤荷花佳作
  • 陳明金寄望年青人
  • 駐澳門部隊政治委員調整
  • 韓男來澳輸光兩年來盜竊維生
  • 主席依依不捨送別來屆不選議員
  • 社工局冀明年推 無障設計建築 指引
  • 體奧會與中銀連續四年辦獎學金計劃 昨101人獲「優秀運動員中銀獎學金」
  • 責罵應對子女情緒適得其反 鼓勵學習正向態度處理情緒
  • 『伸出雙手感受真摯友情』 本澳大學至友分社獲傑出分社獎
  • 助人為快樂之本! 金沙攜手本澳義工製作三萬五個福袋
  • 澳門教區梁文燕托兒所 加強與家長聯繫和溝通
  • 立方米辦塗鴉賽發掘繪畫潛能
  • 《飄流船廠》話劇本月公演八場
  • 第二屆在台就讀澳生訪黔交流
  • 全澳青創賽初創組初賽18隊入圍
  • 潘雲東副特派員會見兩國駐港總領事

社文消息

2014-09-26 00:00

臺灣啟動僑外生留臺工作新制,澳門學生畢業留臺機會增
自今(2014)年7月1日起,畢業於臺灣高教院校之僑外生(不限應屆畢業生)如欲留臺工作,不再以單一薪資水準為考量,將改採計學經歷、語言能力、特殊專長等「多元審查標準」,由擬聘僱企業代為申請核發留臺工作許可。
依據勞動部7月1日公告之「僑外生留臺工作評點新制」,勞動部將依學歷、薪資、工作經驗、職務資格、華語及外語能力、成長經驗,以及配合政府產業發展相關政策等8個項目,對提出申請的僑外生及雇主資格進行評點,累計點數超過70點標準者,由勞動部核發聘僱許可。
新制實施第一年的名額配額為2,000名,占僑外畢業生總數37%;但僑外生若能符合月薪新臺幣47,971元資格,仍可循既有外國專業人員工作資格申請在臺聘僱許可。政府相關部門後續將參考執行情形、就業市場等,每年檢討合宜之配額人數及評點機制。
勞動部表示,雇主向勞動部(勞動力發展署)申請聘僱許可時,除由雇主及僑外生填具申請表自評外,並需要檢附相關文件,如畢業證書、勞動契約、工作經驗及語文能力證明文件。有關申請文件、評點項目及評點方式,已公告於勞動力發展署網站(www.wda.gov.tw)之「在臺畢業僑外生專區」,供雇主及僑外生查閱與下載運用,另外也將會同教育部及僑委會向雇主及僑外生宣導說明。
在臺取得高等教育文憑的僑外生,不僅具備基礎的專業知識技能,且對僑居地及臺灣社會文化有一定程度的認識。臺灣放寬更多僑外學生畢業後留臺工作,既可為臺灣相關產業所需人才提供新血,也有助於提高臺灣與其僑居地之關係連結。
臺北經濟文化辦事處主任盧長水指出,以「評點、配額」制度取代現行單一薪資門檻標準,適度放寬對僑外生留臺工作的限制,將為赴臺留學的澳門學子提供更多留臺工作與生活的機會。近年來,澳門每年有千餘位青年到臺灣升學,其中95%的畢業生選擇回到澳門就業,然因澳門產業發展較為單一,人才需求廣度不若臺灣,尤其在資訊科技、機械、化學、物理等理工方面人才,返澳後常無法找到自己能學用合一的工作。新制實施後,對於喜愛臺灣的澳門學生有更多的選擇機會,也更能適才適所;臺澳兩地也將由高等教育交流延伸到專業人才與工作機會的互通;長遠而言,對增進臺澳人民互動、提升雙方關係,一定有正面的影響。
交通事務局就的士議題到訪街坊總會聽取意見
日前,交通事務局局長汪雲一行五人到訪街坊總會,獲該會副會長梁慶球等各位負責人接待,雙方就《檢討輕型出租車(的士)客運法律制度》諮詢文件進行交流。交通局在會議當中提及將加強打擊的士司機違法行為、優化的士服務經營環境、完善的士服務長遠規劃等。
交通局指出,近年社會各界對的士服務怨聲不斷,為了打擊部分司機“拒載”、“揀客”、“繞路”等違規情況,將會引入隱藏執法人員身份的調查手段,即坊間俗稱“放蛇”等方式監管、並計劃於的士車廂內安裝錄音監察系統、把酒店或私人建築物內的士候客區納入執法部門統一進行監管、提高罰款金額、增設釘牌制度、建立的士服務訂價制度、未來計劃推行司機的獎勵及培訓計劃等。為了完善的士服務長遠的發展,在未來將訂定發出新的士牌照的標準、制定經營範圍,以及確立電召的士的服務定位。表示就過去的監察,由於純電召的士現難滿足巿民的需求,服務定位未來需要作出調整;同時考慮到純電召退出巿場後,將會為有需要人士帶來影響(如病患、殘疾、年老、孕婦等),當局已正籌備相關的解決方案。
街總表示同意當局增設電子設備協助監管的工作;亦直指當局現時對的士稽查的力度不足,未能改善的士司機違規現象,建議執法需交由治安警察局部門處理以加大威懾力,要求當局發的士牌照時應優先考慮的士專業人士,以防商人投標的士用於炒作買賣;同時指出,政府現時推出的環保車輛免稅計劃未能真正達至車輛的減少,反而增加車輛數目,建議在「劏車」計劃中增加獎勵以吸引巿民,如增設津貼或獎金。
此外,街總提出關閘巴士總站出現人流擁擠的情況,該局需考慮在附近地段增設更多巴士總站,以有利分流車輛及解決人流擁擠的情況。同時指出部分巴士站點與站點間相距近,例如氹仔孫逸仙博士大馬路利民大廈巴士站與曼克頓大廈門口巴士站相距不足100米,當局應否考慮適當地使用空間,把相近巴士站合併為一。
局方回應已調配相關人員協助的士稽查的監管工作,由於稽查在上班以外的時間進行,故稽查人員是自願性參與;在電子設備監管方面,由於考慮到侵犯個人隱私條例的擔憂,需要透過法律明確規定的權限合適地使用相關的錄像資料。並對街總提出的控車方法表示同意,政府將於未來推出淘汰車輛獎勵計劃。另外,交通局表示將會引入新收費咪錶,初步計劃將於皇朝區域試行使用,新收費咪錶主要縮短入錶使用泊位時間單位,限定泊車時間,10分鐘1元,最長可停泊1小時。增設新收費咪錶目的希望能夠有效利用車位,給予有需要的人士使用。
會議結束後,雙方落區到白朗古將軍大馬路與李寶椿街交界十字路口進行實地考察及交流。
當天會議交通局出席人員包括交通規劃及建設廳廳長鄺偉卓、運輸管理處處長盧毅華、高級技術員李欣;街坊總會出席人員包括常務理事鄭煜、副秘書長吳海欣、社會事務委員會副主任黃一平及劉少倫、政策研究室副主任朱穎中及資料分析員李錦城、群力智庫主任張淑玲、中區辦社區幹事何永康及北區辦社區幹事林淑貞。
噴射飛航共「雙」善舉
噴射飛航多年來積極參與公益活動,以行動關愛社會。今次,噴射飛航更特別向香港女童軍慈善購買1000 張「海洋公園哈囉喂全日祭 – 香港女童軍愛心慈善日」門票,相關善款會作其營運之用;而慈善門票則贈送予港澳兩地的慈善及非牟利團體,實行雙重行善,與市民同樂。
噴射飛航將今次慈善購買的500 張全日門票,送贈予港澳兩地的慈善及非牟利團體,包括澳門唐心兒協會、澳門明愛、香港航海學校、香港中華基督教青年會、香港基督教女青年會、寶血兒童村,及救世軍的會員。為與本地市民同樂,噴射飛航更向本澳慈善團體贊助來回船票;今早,300 位澳門市民便齊齊出發,乘搭噴射飛航往香港,然後於海洋公園展開一天?驚?喜的旅程。由於是次送出的門票為全日門票,各人均盡情由日玩到夜,十分痛快。
此外,為答謝各位忠實粉絲多年來的支持,噴射飛航早前亦透過Facebook 專頁,向粉
絲大派500 張慈善門票,深受各位粉絲歡迎。噴射飛航多年來與社會共同成長,今後將繼續積極回饋社會,將愛心傳遍港澳珠三角。
澳門聖公會與銀河娛樂集團合辦「喜樂加油站」
中華人民共和國澳門特別行政區(2014 年9 月24日)- 澳門聖公會早前聯同銀河娛樂集團(下稱「銀娛」)舉辦五場名為「喜樂加油站」的活動,目的是讓銀娛員工認識壓力所在及處理方法,並學習數算點滴的生活樂事而鼓勵他們建立健康積極的生活態度。而認識負責任博彩訊息與健康生活更是息息相關,故此銀娛亦連續第二年舉辦「負責任博彩有獎問答遊戲」,藉此加深員工對負責任博彩的認識。
銀娛一直致力向員工宣揚注意作息平衡和健康生活的重要性,故此跟澳門聖公會樂天倫賭博輔導暨健康家庭服務中心合作,假「澳門銀河?」、星際酒店及城市娛樂會舉行五場「喜樂加油站」活動,共吸引逾八百多員工參加。參加者需要先填寫一份有關他們最近生活狀況的問卷,交由專業社工透過問卷答案作分析,然後計算出快樂指數。此外,社工亦即場教導員工將遇到的快樂事情寫在紙條並張貼出來,藉此鼓勵他們學習透過數算樂事而培養出積極樂觀的生活態度。
要建立健康的生活,認識負責任博彩亦是重要的一環。銀娛連續第二年舉辦「負責任博彩有獎問答遊戲」,透過遊戲讓員工重溫相關知識,例如問題博彩行為、自我隔離及博彩條例等。是次活動為期三周,共逾六百名員工參與,反應踴躍。答對所有問題而又被抽中的員工,均獲贈豐富獎品以作鼓勵。銀娛除了通過不同種類的活動推廣負責任博彩訊息外,更會繼續與不同的專業團體合作,為旗下員工及家屬提供支援,例如輔導熱線、專業面談服務、駐場輔導服務及微信網上輔導等,從而協助有需要的員工面對困難和挑戰,以實踐集團注重員工身心健康的承諾。
民政總署每月公開會議於本週五舉行
為廣泛聽取民意,民政總署於每月最後一個星期五上午舉行公開會議,讓市民就民署職能範圍內的事務發表意見、建議及提問。本月公開會議於二十六日舉行,時間由上午十時至十一時,地點為新馬路民政總署大樓禮堂。市民可提前十五分鐘往會議現場登記發言。
『三十而立──全澳書畫聯展最佳創作藝術家邀請作品展』周日結束
今年全澳書畫聯展踏入第三十屆,民政總署專誠邀請過去曾獲得各組“最佳創作”的藝術家參加“三十而立──全澳書畫聯展最佳創作藝術家邀請作品展”,展覽現正於盧廉若公園春草堂舉行,展期至本週日(九月二十八日),並設有導賞服務,歡迎市民把握機會到場欣賞。
許多醉心於書畫藝術的本地藝術愛好者,長期以來默默耕耘,並多次參加全澳書畫聯展,讓市民欣賞到很多傳統及創新的佳作。過去三十屆獲得最佳創作的藝術家共有五十三位,部分藝術家多次獲獎,包括廖文暢曾獲八次、何斌及李德勝五次、陳志威四次、麥光榮及陸康三次,以及袁之欽、任慧文、朱焯信、李惠華、葉智文、謝舸兩次,不少參展藝術家仍活躍於澳門藝壇。是次展覽由五十三位藝術家每人參展一幀作品,大部分是新作。
“三十而立”展設有駐場及預約導賞服務,由專業導賞員介紹展品,歡迎市民參加本周六及日下午三時至四時舉行的駐場導賞,費用全免。展覽開放時間為每日上午九時至晚上七時,公眾假期照常開放。有關展覽詳情可瀏覽民署網頁www.iacm.gov.mo或致電8988 4100查詢。
澳大《南國學術》第三期出版
由澳門大學澳門研究中心和社會科學學院共同編輯的綜合性人文社科學術理論期刊《南國學術》第三期現已出版,澳門各大書店有售。
《南國學術》以『大人文、跨學科、超界域』為發稿理念,今期內容包括『名家面對面』、『東西文明對話』、『時代問題論爭』、『前沿聚焦』、『思想者茶座』和『域外傳真』六個欄目共十三篇文章,涵蓋歷史學、美學、文藝學、地理學、哲學、經濟學、政治學、語言學等多個領域。
今期『名家面對面』欄目裡,刊載了美國大西洋大學人文與哲學傑出教授理查德‧舒斯特曼與復旦大學中文系教授朱立元、張寶貴的對話《身體美學‧康德美學‧新實用主義──對相關問題的商討與交流》;『東西文明對話』欄目中,有清華大學比較文學與文化研究中心主任王寧教授論述 《『世界主義』及其之於中國的意義》;北京師範大學哲學與社會學學院前院長張曙光教授則在『時代問題論爭』欄目中,深入剖析了《『中』『西』 『馬』對話:現實要求‧學理依據‧未來前景》。另外,『前沿聚焦』欄目中,載有華東師範大學冷戰史國際研究中心主任沈志華教授的《還原一段歷史真相──對中朝關係史研究的回顧與思考》; 而『思想者茶座』欄目則選編了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國立教育學院王貞平的《『權力中心論』與『多元開放網絡』──古代亞洲國際格局新論》,內容精彩紛呈。
《南國學術》是澳門大學出版、面向大中華地區的中文學術期刊,每年出版四期,由澳大社會科學學院院長郝雨凡教授擔任編輯委員會主任,並邀請到來自世界著名大學共二十九位知名學者擔任學術顧問和編委。通過發表大量高品質的學術文章,澳大期望將其打造成具有引領性的學術期刊。
第三期《南國學術》已於澳門各大書店有售,讀者亦可登入澳大澳門研究中心網頁http://www.umac.mo/cms/sca_journal_MS_2014-c.html閱覽。
澳門旅遊塔獲頒「年度最佳港澳商務會獎舉辦地」
澳門旅遊塔會展娛樂中心一直是許多國際和區域重大經貿活動的舉辦地點,憑藉優質卓越的服務和勇於創新的精神,旅遊塔在北京舉行的二零一四中國旅遊業界獎中獲選為「年度最佳港澳商務會獎舉辦地」,肯定了旅遊塔的傑出表現。
中國旅遊業界獎由旅遊界權威雜誌《旅訊》和《商旅圈》聯合主辦,致力於表揚中國旅遊和會展行業的優秀企業。活動匯聚了旅遊界傑出的專業人士和專家學者作為評審,廣受業界認同和讚譽。
作為澳門主要的展覽場地之一和市內深受歡迎的旅遊地標,旅遊塔自成立至今曾接待過無數來自世界各地的旅客和參會者,當中不乏中國內地的旅客。旅遊塔在會展業擁有豐富的經驗,充分了解中國內地客人的需要,加上具備專業和多元化的設施,令其成為大中華區大型活動場地的不二之選。曾舉辦過的盛事包括國慶慶祝活動、泛珠三角區域經貿合作洽談會及中國-葡語國家經貿合作論壇(澳門)等。
信德集團執行董事以及消閒部門總裁尹顥璠先生表示:「中國內地對我們來說是一個相當重要的市場,很高興旅遊塔能得到內地市場的肯定,獲頒這個獎項。旅遊塔集合了文化、藝術和娛樂元素於一身,其多元化配套設施如餐飲及零售,配合笨豬跳、高飛跳等一系列刺激冒險活動,為市民和旅客締造不一樣的回憶及體驗。未來,旅遊塔將開拓更多類型、內容更豐富的項目,進一步優化旗下產品和服務,鞏固其作為澳門世界級會展中心的地位。」
旅遊塔自啟用以來曾多次獲得嘉許,除被《旅遊憲報》讀者推選為「亞太區最具特色景點」外,更獲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頒發旅遊功績勛章以及獲《盛世澳門》頒發「優質服務大獎」。
學聯對澳大研究成立醫學院表示歡迎
衛生局陳惟蒨副局長透露澳門大學將研究成立醫學院,為此學聯副理事長黃敏瑩表示歡迎,並認同此舉將填補本澳西醫人才培養的缺口,為澳門培育本地的醫科人才,使澳門醫學界能提供更加適合澳門人的醫療服務。
澳門長期以來都缺少西醫人才的培訓。本地立志從醫的青年人,只能到鄰近地區入讀醫學院。因此,現時澳門的醫院裡,醫生主要來自廣東的中山大學及暨南大學,也有負笈台灣學醫的醫生。然而,黃敏瑩認為澳門不能長期依賴廣東及台灣的醫學培訓。作為珠三角的主要城市,澳門有必要完善自身的醫療體系。因此,對於當局的決定,黃敏瑩表示贊同。
黃敏瑩指出,鄰近地區各自有不同的醫療制度,澳大若開辦醫學院,應從參考各地的經驗,規劃出最適合澳門的醫療培訓體系。而且,澳門初辦醫學院,師資必然來自世界各地,澳大也必須保證統一的教授方式,使醫科培訓更有效率。另外,黃敏瑩也指出,澳門缺乏專科醫療人材,期望澳大醫學院也能同時開辦專科醫療培訓。
周邊地區的醫學院也都設有大學附屬醫院作為醫科生的培訓場所。因應現時澳門社會也有醫院不足的意見,黃敏瑩提出將來澳大開辦醫學院時,是否可以考慮同時建立澳大附屬醫院,一方面可以為醫科生提供實習場所,同時也可以紓緩澳門醫療部門的壓力。
事實上,學聯也知道澳門有不少立志從醫的青年學生,苦於留學外地,難以一遂志願。澳大開辦醫學院,也令志從醫的青年學生也不用再離鄉背井,求學外地,而且能培養出一批最適合澳門社會的醫療人材。這將是澳門醫療發展的重要一步。
街總指舊區不宜取消街影
最近有關於「街影條例」的存廢問題引起社會大眾的關注,「街影」主要是跟指根據樓宇水平面構成的76度角,樓宇按其高度投射於街道的陰影。透過此建築結構可以相對有效地保障樓宇之間的空氣、陽光、通風及衛生等。早前特首崔世安建議取消街影條例,引起社會熱議,街影存廢問題與居民的居住環境質素有密切的關係,青洲坊會青研小組羅穎森、李冬敏認為本澳目前並不具備取消「街影條例」的條件,另一方面,建議政府亦應要進行公眾諮詢,尋求社會共識。
澳門舊區重整計劃討論多時仍未有定案,而新城區正進行填海工程,當局待工程竣工後將進基建工作,對於新城填海區的規劃,目前仍在諮詢階段,新區現在猶如一張空白的白紙,特區政府可以依照現有的法律法規或新推出有關城市規劃的法律,對新城區進行規劃,相信政府做好相應的對「街影」的補充措施,即使豁免「街影條例」對新城區樓宇的限制,也是有商討的空間。
事實上,澳門歷史城區是以澳門舊城區為核心的歷史街區,區內受《文化遺產保護法》所規範,樓宇不能夠隨意增高,必須要根據《文化遺產保護法》而制度樓宇的高度,並且受到對世界文化遺產的景觀影響等限制。換言之,歷史城區受到《文化遺產保護法》的保護,不受高樓林立、光線不足、通風不順等問題影響文化遺產的景觀,並使歷史城區的區內環境得到保障。
相反,令人十分憂慮的是廢除「街影條例」後,對非歷史城區的舊區來說影響十分嚴重,例如北區。北區人口密度是全澳最高,而現時已有不少高樓林立,區內的環境一直是社會大眾關注的重點。然而,若取消「街影條例」之後,樓宇的加建必然會再增加區內的人口,增加區內的負擔。再加上,澳門地方細小,舊區的街道短而窄,若取消「街影」的限制,將使區內的「陽光從此不見了」,甚至會出現牙籤樓、屏風樓等問題,對區內生活環境造成較大的影響。
過去種種的歷史原因,本澳的城市規劃並不完善,加上人口及居住密度高,居民憂慮取消街影條例,會降低生活環境質素,盡管當局指出透過《土地法》、城規法》、《文遺法》及城規會把關,能對樓宇高度進行嚴謹的規範,不過社會上有意見指出有關法例只屬綱領性法律,其他技術指引亦非法定文件,而城規會亦僅為諮詢機構,令社會質疑社會相關法例仍在檢視實踐的情況,加上未有完善和嚴謹的指引作規範之前,取消街影條例的討論仍為時過早。
特區政府有計劃開展舊區重整工作,而「街影條例」對舊區的環境更是牽一髮而動全身,對舊區的整體規劃有較大的影響,但是,無論如何重整都無法像新區一樣,從一張白紙似的規劃舊區,因此,舊區不宜取消街影條例,政府應以居民的利益作為首要考量元素,平衡各方利益,並且對「街影條例」的存廢問題進行公眾諮詢,尋求社會共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