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體
  • 澳廣視新聞
  • 政府消息
  • 濠江日報
  • 澳門日報
  • 力報
  • 新華澳報
  • 正報
  • 華僑報
  • 現代澳門日報
  • 論盡澳門
  • 澳門平台
  • MediaOutReach
  • 美通社
  • EQSGroup
分類
  • 正報
新聞
  • 青少年流行時裝技術大賽冀發掘新血
  • 鄭志強自評六、七十分
  • 立會保障人權工作應多做 歐安利臨別贈言
  • 會否再獲委任 馮:點知事頭點睇?
  • 回歸館將展出饒宗頤荷花佳作
  • 陳明金寄望年青人
  • 駐澳門部隊政治委員調整
  • 韓男來澳輸光兩年來盜竊維生
  • 主席依依不捨送別來屆不選議員
  • 社工局冀明年推 無障設計建築 指引
  • 體奧會與中銀連續四年辦獎學金計劃 昨101人獲「優秀運動員中銀獎學金」
  • 責罵應對子女情緒適得其反 鼓勵學習正向態度處理情緒
  • 『伸出雙手感受真摯友情』 本澳大學至友分社獲傑出分社獎
  • 助人為快樂之本! 金沙攜手本澳義工製作三萬五個福袋
  • 澳門教區梁文燕托兒所 加強與家長聯繫和溝通
  • 立方米辦塗鴉賽發掘繪畫潛能
  • 《飄流船廠》話劇本月公演八場
  • 第二屆在台就讀澳生訪黔交流
  • 全澳青創賽初創組初賽18隊入圍
  • 潘雲東副特派員會見兩國駐港總領事

服務麻瘋病人的掃地神父

2015-03-16 00:00

麻瘋病是一種傳染病,麻瘋桿菌主要侵害人體的皮膚、黏膜等。在沒有適當藥物的年代,麻瘋桿菌入侵臉部後,嚴重的導致患者塌鼻眼盲。當感覺神經受到麻瘋桿菌破壞後,患者便會失知覺,以致容易受傷,往往出現手足潰爛、銷蝕的情況。
有學者指出,《聖經》提及的癩病包括各種皮膚病,麻瘋病是其中一種。癩病被視為不潔,患者必須自己獨處,不准和任何人接近;法律也嚴禁他們進入耶路撒冷,以及一切被城牆圍住的城市之中。縱使麻瘋病症如此恐怖,但根據《聖經》記載,耶穌伸手撫摸癩病人,使其立即痊癒。
有研究指出,早於一五六八年,本澳已設有麻瘋病院。一八七八年,白馬行醫院的麻瘋病人被轉移到當年被葡萄牙行政管理下的小橫琴島。一八八八年,氹仔設立女子麻瘋院。為避免交叉感染與擴散,小橫琴島女性麻瘋病人於一八八五年,被轉移到路環九澳麻瘋院,三十多年後才改為男女混合使用。
六三年八月十五日開始服務麻瘋病人
當年,路環九澳是荒山野嶺,沒有進出的道路。需由澳門半島乘船前去路環,再轉乘舢舨才能抵達九澳。一九六三年八月,天主教慈幼會神職人員 ── 胡子義神父 (Gaetano Nicosia) 於八月十二日抵達路環九澳的麻瘋村,經過三天的預備,在八月十五日 (全球天主教徒慶祝聖母升天瞻禮) 正式開始服務麻瘋病人。
胡子義神父向患者說:「不用怕,自己人」,接著向他們提出了多個建議:
「第一,不要叫麻瘋院,別人聽到這名稱,覺得害怕。第二,也不要叫麻瘋人,大家互稱兄弟姊妹。因為,我們都是天主的兒女。第三,別人有甚麼的,我們都應該有,例如:醫生和藥物。第四,痊癒後可以回家,不用理會別人怎樣看。」自此,胡子義神父把他們居住的地方改名為聖母村。
意大利帶來發電機
的確,「別人有的我們都要有」,胡子義神父從意大利帶來發電機,不單為聖母村,也為九澳村供電。原本,聖母村只有十多名天主教徒,後來,全村的兄弟姊妹都受洗入教。胡子義神父憶述,他們每天清晨都有彌撒 (天主教禮儀),日間,飼養豬和雞,也會種菜,「負責養豬的兩個女人叫豬婆」,曾一度有五十隻豬。原來,大嶼山的法國神父送一隻牛給聖母村。
除了善心人士的捐助外,政府也向聖母村提供津貼。胡子義神父表示,每星期都有醫生和護士前往聖母村。「最重要有新的生活,大家要平等。」胡子義神父指出,有些聖母村的兄弟姊妹痊癒後重回社會,部份組織自己的家庭,他們的子女升讀大學,並覓得好的職業。
一九六六年,胡子義神父在聖母村建成「聖母七苦小堂」,由意大利的建築師設計。胡子義神父指出,其中一份建堂捐款是以教宗保祿六世之名捐出的。另外,他原本希望意大利的雕塑家送給聖堂一個聖母像,最終得到的是一個巨型的十字架,現安裝在聖堂的外牆頂部。
照顧弱勢陸續創辦機構
除了聖母村外,胡子義神父回應社會,尤其是弱勢人士的需要,陸續創辦機構。一九六八年,他在九澳開設一所托兒所,就是現今的九澳聖若瑟學校。一九八五年,再在九澳開設雷鳴道主教紀念學校,當年,不少成績或操行未能達標的男青年,不能取得學位,缺乏照顧,終日流蕩街頭。
一九六八年,胡子義神父目睹一些傷殘弱能兒童被遺棄街頭,遂決定開辦一所傷殘弱能兒童院舍,名為主教山兒童中心。一九七七年,他籌集善款,在聖母村旁興建一座三層樓宇的聖路濟亞中心,為弱智、肢體傷殘及精神病患者提供院舍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