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體
  • 澳廣視新聞
  • 政府消息
  • 濠江日報
  • 澳門日報
  • 力報
  • 新華澳報
  • 正報
  • 華僑報
  • 現代澳門日報
  • 論盡澳門
  • 澳門平台
  • MediaOutReach
  • 美通社
  • EQSGroup
分類
  • 正報
新聞

黃素君論加強國情教育有感 刻意培養學生感情叫造作

2015-03-23 00:00

【本報訊】澳大教育研究中心主任黃素君提醒,加強國情教育成為政治議題後,若教育為單一目標服務的話,可令人擔心邁向洗腦。直選議員區錦新指出,本澳不缺乏國情教育,加強國情教育是一個偽議題。他也指出,由內地出版的《品德與公民教育》課本,未能立體表達國情,不多不少存在洗腦狀況。
政界人士首先吹起加強愛國、國民教育的「號角」,社會各界,無論老、中,青都紛紛出來「和唱」。澳門大學教育研究中心主任黃素君昨在「澳門論壇」問:「時常說加強,加強甚麼呢?」她認為,可優化現有的學科,否則,各個學科都要「加」,學生便會越來越辛苦。
教育應源自生活接近現實
「任何教育應該源自生活,接近現實。教育家杜威也說:教育即生活,生活即教育。任何具有刻意的成份去培養學生感情,這都叫『造作』。究竟,我們的國民教育是否要這樣?」黃素君提醒,加強國情教育成為政治議題後,若教育為單一目標服務,便會令人擔心會否邁向洗腦。
「國情教育不等於公民教育。」黃素君指出,公民教育的內涵之一是建立身份。這身份建基於澳門、國家、全球公民概念。她認為,在公民教育方面,教育暨青年局一直是很進取的。
早前,學聯聲稱,本澳青少年的國民身份認同有所下降。該團體理事長梁子豪稱:「正正說明現在有需要推行國情教育,響起了一個重要的訊號。有一些原因,包括澳門的歷史,始終有數百年的殖民歷史,可能我們澳門對國家、民族的觀念是有待加強的。」
區錦新:加強國情教育是偽議題
直選立法會議員區錦新表示,本澳從不缺乏國情教育。他指出,過去,葡國人在澳門管治時,從沒有實行殖民地教育。七十年代前,葡國人根本不理會華人社會的教育,由華人社團和教會去承擔華人的教育。學生透過中國語文、中國歷史、中國地理等學科,充份認識自己的源流、文化、風俗、鄉土等。
「加強國情教育是偽議題。既然我們從不缺乏的話,為何要做這件事?」區錦新認為,若加強國情教育如同訂立《維護國家安全法》,是政治任務、政治指令的話,政府部門才必需執行。
對於由內地出版社編製,全澳過半學校試用的《品德及公民教育》課本,區錦新以初二的課本為例並指出,該書以「正面內容」佔多,談及一宗貪污案,卻沒有整個國家貪污的狀況和分析。國家每年有逾萬宗群體性事件,該書只提及一宗由交通意外產生的,也不討論為何國家有很多群體性事件。

正報新聞



關注CyberC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