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體
  • 澳廣視新聞
  • 政府消息
  • 濠江日報
  • 澳門日報
  • 力報
  • 新華澳報
  • 正報
  • 華僑報
  • 現代澳門日報
  • 論盡澳門
  • 澳門平台
  • MediaOutReach
  • 美通社
  • EQSGroup
分類
  • 本澳新聞
  • 要聞
  • 兩岸觀察
  • 華澳人語
新聞

中國銀行被曝“洗黑錢”回應稱“與事實不符”

2014-07-10 00:00
  【中新社北京7月9日電】針對當天備受關注的涉嫌“洗黑錢”的質疑,中國銀行9日下午發佈公告稱,報道中提及的“地下錢莊”和“洗黑錢”情況與事實不符。

  值得注意的是,中國銀行9日傍晚時從其官網撤下了這份公告,隨後又再度貼出。記者發現,再度貼出的版本將“業務辦法和操作流程均已事先向有關監管部門做了匯報”一句改為“業務辦法和操作流程均已事先報備”。

  據官方媒體中央電視台的報道稱,中國銀行多家分支行涉嫌聯合移民中介,利用“優匯通”業務為客戶開展無限額外幣兌換業務,違反國家外匯管理規定;且涉嫌為客戶提供虛假資料,開展類似“地下錢莊”等業務,為客戶洗錢。

  面對質疑,中行在公告中表示,在業務辦理的過程中,中行有關分行按照有關監管規定和反洗錢等要求,制定了嚴格的業務操作流程,對資金用途證明材料和資金來源證明材料有統一和明確的辦理標準,業務辦法和操作流程均已事先報備。辦理時對業務材料進行逐筆審核,且每筆業務均輸入監管業務系統,較好防範了業務風險。報道中提及的“地下錢莊”和“洗黑錢”情況與事實不符。

  所謂“優匯通”是一種跨境人民幣結算業務。中行的公告稱,經向有關監管部門匯報,中行及相關銀行在試點開展跨境人民幣業務的基礎上,在符合監管原則的前提下,先行先試,于2011年試點推出人民幣跨境轉賬業務,僅限投資移民和海外購房置業兩種用途。截至目前,廣東地區已有多家商業銀行試點開辦此類業務。

  不過,有關專家在接受中新社記者採訪時表示,媒體報道的這種做法存在已久。

  廣東省社科綜合研究開發中心主任黎友煥9日在接受中新社記者採訪時表示,目前關於事實的真相須待有關部門核查。但他指出,媒體所報道的這種做法並非新鮮事。

  按照中國國內的外匯管理規定,每人每年最多隻能換匯5萬美元;而就結算業務方面,中國從2009年開始試點實施跨境人民幣結算業務,《跨境貿易人民幣結算試點管理辦法》中規定,國家允許指定的、有條件的企業以人民幣進行跨境貿易的結算,支持商業銀行為企業提供跨境貿易人民幣結算服務。

  有專家指出,跨境人民幣結算祗針對企業的國際貿易,而並非是針對個人的國外投資移民,個人換匯亦不允許走這條通道。

  黎友煥表示,根據國內的外匯管理條例,違反規定將境內外匯轉移境外,或者以欺騙手段將境內資本轉移境外等逃匯行為,情節嚴重的,處逃匯金額30%以上的罰款,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新華澳報新聞



關注CyberC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