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體
  • 澳廣視新聞
  • 政府消息
  • 濠江日報
  • 澳門日報
  • 力報
  • 新華澳報
  • 正報
  • 華僑報
  • 現代澳門日報
  • 論盡澳門
  • 澳門平台
  • MediaOutReach
  • 美通社
  • EQSGroup
分類
  • 本澳新聞
  • 要聞
  • 兩岸觀察
  • 華澳人語
新聞

越共特使訪陸三議題成重點

2014-08-27 00:00
  【中央社臺北26日電】南海紛爭頻生的情況下,越南共產黨中央政治局委員黎鴻英26、27日訪問大陸,香港中通社分析,黎鴻英可能處理三個議題,分別是關係修復、騷亂賠償以及高層互訪。

美聯社指出,2014年5月以來,中越因南海鑽油平臺關係持續緊張,繼大陸國務委員楊潔篪6月訪問越南後,黎鴻英是越方首度派出訪問中國大陸的高層。

報導提到,黎鴻英在越共政治局排名第5,緊接在黨總書記、國家主席、總理及國會議長之後,是鑽油平臺事件後,與大陸公開接觸的最高級別官員。

中通社引述消息人士說法,稱此次越共總書記特使訪中,最早由越方提出,人選則由兩國共同商定。雙方考慮到黎鴻英對中態度比較友好,且身為越共中央政治局第五號人物,在越南具有較高影響力,因而選定為特使。

  根據慣例,黎鴻英或與中共總書記習近平等最高領導人進行會談。

中通社引述中國社會科學院越南問題專家潘金娥看法,認為原則層面,黎鴻英料將強調越南高層對於中越關係的重視,以修復南海爭端與排華暴動而受損的雙邊關係。

具體問題上,潘金娥認為,對於在排華騷動的賠償事宜,黎鴻英此行或會與大陸高層直接溝通。

此外,黎鴻英還可能商討中越高層互訪問題。潘金娥表示,中越之前已形成了高層定期互訪機制,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就曾於2013年訪問越南。然而今年是否繼續互訪,或視黎鴻英訪大陸成果而定。

軍機對峙 美國質疑解放軍失控

  華爾街日報報導,美中軍機再度對峙,凸顯解放軍內部管控是否鬆動的問題。報導稱,

  美方官員與專家一直懷疑大陸領導層能否掌握解放軍,以及解放軍指揮官是否管得動前線軍官與飛行員。

  報導分析,2001年美中軍機南海擦撞事故後,兩軍日前再度在南海發生危險迫近,飛行員擅自行動的看法或許能夠解釋,為何在美中持續改善軍事關係時還會發生空中對峙。

  美方高階軍官向華爾街日報形容19日的迫近事件時說,「情況有點不正常」。但一些分析人士堅持,訓練越來越好的解放軍不可能容許擅自暴衝。

漢和防務評論的平可夫表示,迫近美方軍機不可能由單一飛行員決定,解放軍是蘇聯體制,單機的行動都要受到地面塔臺控制。

無論過去情況如何,中國問題分析人士指出,現任領導人習近平仍在強化掌握軍方。一些人認為,北京可能會加強對東海及南海軍隊的嚴密控制,畢竟中國與鄰國在兩海域存在諸多爭議。

新華澳報新聞



關注CyberC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