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體
  • 澳廣視新聞
  • 政府消息
  • 濠江日報
  • 澳門日報
  • 力報
  • 新華澳報
  • 正報
  • 華僑報
  • 現代澳門日報
  • 論盡澳門
  • 澳門平台
  • MediaOutReach
  • 美通社
  • EQSGroup
分類
  • 本澳新聞
  • 要聞
  • 兩岸觀察
  • 華澳人語
新聞

中國佈局破解經濟新常態下“三農”問題

2015-02-03 00:00

  【新華社北京2月2日電】被視為中共工作重中之重的“三農”問題進入新的歷史發展時期,在中國經濟增長邁入中高速、發展水準邁向中高端的“雙中高”階段,如何創新思維、夯實農業基礎、增加農民收入,成為中國開展現代化農業建設的重大任務。

中國日前印發題為《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加大改革創新力度加快農業現代化建設的若干意見》的中央一號文件,連續12年聚焦“三農”(農業、農村、農民)問題。

  文件指出,當前,中國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正從高速增長轉向中高速增長,如何在經濟增速放緩背景下繼續強化農業基礎地位、促進農民持續增收,是必須破解的一個重大課題。

“農業有四大傳統貢獻,體現在產品、勞動力、資金和外匯上。”中國人民大學農業與農村發展學院副院長鄭風田說,“如今,農業還被賦予了生態、政治等意義,強化農業基礎地位,能夠保證城鄉均衡發展,有利於三大產業融合發展。”

中央一號文件對2015年農業農村工作提出了“穩糧增收、提質增效、創新驅動”的總要求,並從“加快轉變農業發展方式”“加大惠農政策力度”“深入推進新農村建設”“全面深化農村改革”“加強農村法治建設”五個方面作了部署。

農業部部長韓長賦去年底曾就如何落實中央農村工作會議精神表示,2015年將堅持以穩糧增收調結構、提質增效轉方式為主線,千方百計使糧食產量穩定在11000億斤以上、農民收入增幅保持在7.5%以上。

農業農村是保障經濟持續健康發展的“壓艙石”,是調節勞動力就業波動的“蓄水池”,是擴大消費的新增長點。

“在中國經濟發展新常態下,夯實農業基礎,首先要轉變農業發展方式,使之更集約、更複合。”中國社會科學院農村發展研究所研究員李國祥說,“其次,要繼續加大政策和資金支持投入,改善基礎設施建設、農業生產條件和耕地品質。”

“引入市場資本,激發農業潛力和激活土地、資產等農業各要素”是李國祥提出的強化農業基礎地位的第三條路徑。

雖然中國糧食總產量已實現“十一連增”,但農業資源稟賦匱乏和人口超多的大環境沒有改變,糧食供求緊平衡的基本態勢也沒有改變。

  中國為發展現代化農業,不斷加強農業和農村基礎設施建設,提升農業設施裝備水準。截至2014年8月,全國農田有效灌溉面積比2005年增加1.12億畝;當年全國農機總動力預計相對2004年增長64%。

中央一號文件要求,探索建立糧食生產功能區,將口糧生產能力落實到田塊地頭、保障措施落實到具體項目。

有“中原糧倉”之稱的河南省是中國糧食主產區,該省農業廳種植業處副處長黃偉表示,除規模化經營外,“未來糧食增產潛力,主要在技術投入和生產方式轉變。”

鄭風田表示,農業現代化不僅可以解決糧食安全問題,確保糧食產量增長,更重要的意義在於解放農村勞動力,使其可以投入新型工業化和城鎮化建設中。

城鄉二元結構是中國經濟社會發展中的結構難題,是制約城鄉發展一體化的主要障礙。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最艱巨最繁重的任務在農村。而推進城鄉發展一體化和新型城鎮化建設是中國未來經濟發展的重要動力和擴大內需的最大潛力。

縱觀自2004年以來的中央一號文件,提高農民收入都是一個核心內容。2006年以來,中央已累計投入7000多億元,著力改善農民生產生活條件。中國還取消了兩千年來對農民徵收的農業稅,實施了種糧農民直接補貼、良種補貼、農機具購置補貼、農資綜合補貼等政策。

在政策傾斜、資金投入、環境利好等聯合發力之下,近年來,中國農民增收已實現“十一連快”,城鄉居民收入差距進一步縮小。

鄭風田說,農民增收方式有顯性和隱性之分,前者主要有加強對糧食生產區和農業大省的投入,增加對農民和農產品補貼。而為農民提供公共物品、醫療等社會化服務,提供非農就業崗位,加強對農民的教育投入等,則是隱性的。

中央一號文件提出,富裕農民,必須充分挖掘農業內部增收潛力,開發農村二三產業增收空間,拓寬農村外部增收渠道,加大政策助農增收力度,努力在經濟發展新常態下保持城鄉居民收入差距持續縮小的勢頭。

李國祥建議,把農業中過去的保障性產品延伸為發展性產品,提高農產品附加值,是提高農民收入的重要方式。

新華澳報新聞



關注CyberC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