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體
  • 澳廣視新聞
  • 政府消息
  • 濠江日報
  • 澳門日報
  • 力報
  • 新華澳報
  • 正報
  • 華僑報
  • 現代澳門日報
  • 論盡澳門
  • 澳門平台
  • MediaOutReach
  • 美通社
  • EQSGroup
分類
  • 澳聞
  • 經濟
  • 要聞
  • 體育
  • 藝海
  • 即時新聞
新聞
  • 國際學研院全國憲法賽報名
  • 新華夜中學生了解監獄運作
  • 隆都同鄉會參加沙溪非遺周
  • 珠澳兒童繪本填色報名
  • 雙水同鄉會考察閩兩企
  • 工聯筷子基七感分享會月底辦
  • 圖協訪珠海金灣圖書館
  • 張權藥廠贈街總兩中心破痛油
  • 青進協考察深合區民生建設
  • 工聯氹服描繪人生首張照片
  • 建築師協出席粵導則審查會
  • 警惕假冒現金分享騙局
  • 青海領導訪省級政協會
  • 分享會交流第四橋建造技術
  • 建安協新閣就職不忘初心
  • 豐澤政府泉州同鄉總會簽約
  • 科技界積極擦亮澳門國際大都市“金名片”
  • 冀政協副主席訪僑總增聯繫
  • 菜農桌面演習應對極端天氣
  • 福校認識“風暴潮”避險

無障礙設施落後視障難出門

2013-11-05 00:00

行人路雖設導盲磚,但有意見認為深度與寬度不夠。

政府近年關注視障者需要,新建的 公共電梯提供發聲系統及點字識別。

    無障礙設施落後視障難出門

    導盲磚唔明顯    交通配套缺位過時

    當靈魂之窗失去功能,社交、工作、學習及自理變得困難重重;而社會經濟騰飛,資源分配卻未能回應視障人士的服務需求。他們遇到各種的生活障礙,如工種選擇限制、教育不到位、獲取資訊困難、無障礙環境不完善等。因此,完善的無障礙生活環境,是開啟他們與外界互動的鎖匙。

    各種生活障礙

    平日甚少看到視障人士在街上行走,原因是公交設施不方便、不少商場及酒店的廁所缺乏視障設施,難以分辨男、女廁等,均未能切合視障者的生活需要。澳門視障人士權益促進會理事長張志邦認為,澳門用不着的無障礙設施有很多,例如導盲磚的深度與寬度不夠,穿上波鞋後感覺如履平路;會發聲的紅綠燈系統不合時宜,滋擾居民;另公屋電梯不設置發聲裝置、學校對視障學生支援不足、公交不完全報站、圖書館的電腦不會發聲,造成各種出門障礙。

    語音輔助較佳

    張志邦表示,輔助設備是視障者生活、學習和工作中不可缺少的伙伴。對於無障礙環境設施的需求,中途失明者不可只受限於點字摸讀能力,因此採用語音說明(發聲軟件)輔助,遠較點字標示來得實用、有效率。

    過去視障者所從事的職業僅限於按摩、算命、電話諮詢服務等。但張志邦認為只要肯讀書、有信心,凡事皆有可能,藉着無障礙設施的協助,現時視障人士可從事電腦工程師、老師、精神病醫生、社工等職業。

    社服覆蓋不全

    視障人士出門困難,社服機構卻大部分集中在筷子基、台山、黑沙環。張志邦坦言其實每區都有視障者,如中區就缺少這類機構,覆蓋並不全面,亦不應將這批需要接受服務的人邊緣化、標籤化。社會應該是共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