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體
  • 澳廣視新聞
  • 政府消息
  • 濠江日報
  • 澳門日報
  • 力報
  • 新華澳報
  • 正報
  • 華僑報
  • 現代澳門日報
  • 論盡澳門
  • 澳門平台
  • MediaOutReach
  • 美通社
  • EQSGroup
分類
  • 澳聞
  • 經濟
  • 要聞
  • 體育
  • 藝海
  • 即時新聞
新聞
  • 麥維迪夫羅馬賽無緣衛冕
  • 澳門乒乓王朝前傳
  • 金塊砸狼叫餬西岸決賽
  • 斯諾克雙打賽陳鄭配封王
  • 婦聯臻陽象棋團體賽奪冠
  • 董俊延青羽爭霸賽掄元
  • 增周邊宣傳推龍舟文化
  • 列斯聯“諾”井下石
  • 列斯有力爭附加賽決賽
  • 英超兩手準備待新王
  • 皇馬五蛋贈艾拉維斯
  • 曼城拔“刺”登榜首
  • 普帥:非常失望
  • 馬田MotoGP法國站雙喜
  • 施韋迪莎芭蘭卡入八強
  • 職工健身氣功周日交流
  • 漁農販同心龍舟盼創佳績
  • 黑熊有助刺激籃運發展
  • 澳娛七隊出戰龍舟賽
  • 摩連奴緣定土耳其?

粵探索體育場館賽後利用

2013-11-08 00:00

天河體育中心賽後利用較為成功

佛山嶺南明珠體育館嘗試委託經營

    粵探索體育場館賽後利用

    【本報記者廣州電】擁有超過八萬個體育場館的廣東,面對體育場館賽後利用的難題,以多種形式探索場館運營模式的多元化,部分場館已經取得了較好的社會和經濟效益。

    場館超過八萬個

    廣東從上世紀開始接連承辦兩屆全運會、廣州亞運會和深圳大運會及省運會等綜合性運動會後,擁有超過八萬個體育場館。

    廣東已有一百多個大型體育場館,總投資超過一百億元,人均使用體育場地遠遠高於全國平均水平,但場館賽後利用存在不少問題,場館利用的世界性難題有待廣東探索解決。

    天河中心可增利

    廣東體育場館一是缺乏長遠規劃,二是賽後利用功能有待完善,三是場館運營缺乏本土職業聯賽,四是修繕費用只能靠財政補貼又缺乏優惠政策,經營負擔較重,五是缺乏經營和專業人才。

    近年來廣東各地體育場館進行一系列探索,以多元化運營模式收到較好效果。比如廣州天河體育中心、省奧林匹克體育中心為代表,實行企業化管理運營。天河體育中心每年的總收入超過一億元,上繳大量利稅,實現體育為國增利的目標。

    多形式運營場館

    又比如,廣州新體育館在國內最先嘗試引入社會資本投資並進行管理;深圳市屬體育場館劃轉為國有企業進行運營管理;佛山的嶺南明珠體育館則嘗試了採取委託經營方式。

    再比如東莞市體育館與CBA廣東宏遠隊採用職業聯賽主場租賃形式,每年收益穩定一百五十萬元,社會和經濟效益獲得雙贏。

    建三五體育園區

    據透露,廣東將制訂體育場館運營管理意見指導意見,鼓勵對現有體育場館重新整合,嘗試多種經營管理模式。以廣東奧體中心為例,將以國際競賽表演中心、國家體育南方訓練基地、國家級全民健身基地、國家級體育產業園區,建設高端的體育休閒、旅遊、商務會展中心為四大功能,做好綜合開發。

    廣東力爭幾年來全省形成三至五個多功能、有特色、輻射帶動能力強的體育產業園區。同時要實施分類管理,推進職業俱樂部與體育場館的合作。加強人才引進,提升場館服務水平。

    將拓展場館功能

    廣東大型體育場館發展格局一是要拓展全民健身功能,提升社會效益;二是拓展訓練功能,提升省級甚至國家級訓練基地水平。

    三是拓展體育競賽功能,提升舉辦國際頂級賽事和國內外綜合性運動會水平;四是拓展高端體育服務功能,提升經濟效益;五是拓展體育培訓服務功能,提升市民不同層次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