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體
  • 澳廣視新聞
  • 政府消息
  • 濠江日報
  • 澳門日報
  • 力報
  • 新華澳報
  • 正報
  • 華僑報
  • 現代澳門日報
  • 論盡澳門
  • 澳門平台
  • MediaOutReach
  • 美通社
  • EQSGroup
分類
  • 澳聞
  • 經濟
  • 要聞
  • 體育
  • 藝海
  • 即時新聞
新聞
  • 中總文康部會員遊新會
  • 菩提禪院浴佛法會祈福消災
  • 新聞特搜
  • 閩澳文化交流團拓眼界
  • 澳青哈爾濱考察智能化釀酒
  • 澳青認識日軍七三一部隊罪證
  • 東井圓佛會浴佛法會派米
  • 視助會辦母親節音樂會
  • 助殘日嘉年華明舉行
  • 自閉症協親子遊橫琴
  • 佛誕節祈福會願民心康泰
  • 社研會關注長者安寧照顧
  • 亞太區天主教童軍來澳朝聖
  • 婦聯赴澳大講解催眠治療
  • 研照顧者津貼擴受惠
  • 宣城副市長訪閩台總商會
  • 新時代列車“澳門號”大有可為前景光明
  • 講座邀女企業家分享心得
  • 三明政協主席訪客屬總會
  • 食店涉假聘用三人法辦

何族崇義堂明年逐步開放

2013-11-11 00:00

張鵲橋等簡報近期修復工作

    文化局與社團合作修復歷史注入活力

    何族崇義堂明年逐步開放

    【本報消息】文化局長吳衛鳴昨向傳媒介紹何族崇義堂和鄰近藝術電影院及永福圍修復情況時強調,當局透過文物修復、再利用及考古研究,為進一步豐富大三巴區文化內涵,達至文化永續的目標。期望未來有更多相關團體與政府合作,將舊區內建築或空間加以活化,做好保護與傳承。

    昨日下午三時,文化局長吳衛鳴、文化財產廳長張鵲橋、文創產業促進廳長陳炳輝在藝術電影院主持介紹會,闡述近年大三巴區文保工作,隨後與傳媒到何族崇義堂及藝術電影院實地考察。何族崇義堂聯誼會副會長何桂鈴、鏡湖慈善會副理事長吳漢疇等亦出席活動。

    已投千五萬

    近年當局積極對何族崇義堂、永福圍及藝術電影院進行修復及活化,冀盡早開放公衆使用。建於十九世紀前的何族崇義堂緊鄰大三巴牌坊,擁前後院,建築風格獨特,立面元素保留完整,一樓及二樓牆身皆有雕刻細緻的拱券,女兒牆上有節奏均匀的方尖形裝飾。主樓建築原始用途不詳,至一九五三年被何族崇義堂聯誼會買入,作為會址及家族祠堂。期間何族崇義堂及戀愛巷十三號曾作為崇義小學校址,該校停辦後,廣大中學在一九七一年搬入何族崇義堂並與商訓夜中學共用校舍,後又用作聖玫瑰中學部分校舍至二○一○年止。

    吳衛鳴表示,該局於二○一○年與該會達成共識,隨即對何族崇義堂及戀愛巷十三號展開修復,期間在建築物陸續發現不同時期的原始建築元素,亦發現不同時期的考古遺址,尤其數段仍被牆皮覆蓋的夯土牆體及一面規模巨大的石牆遺跡,足證澳門舊城區一帶地下仍保存相當多早期的城市發展遺跡,對研究澳門舊城區歷史變遷及縫合大三巴世遺核心區域的歷史城區肌理有重要參考價值。活化後的何族崇義堂除地面層會維持原家族祠堂用途,其餘空間作為展覽及文創空間,戀愛巷十三號將打造成澳門首座藝術電影院。經估算,現時修復何族崇義堂及戀愛巷十三號已耗用約一千五百萬元,兩項目爭取明年度作階段性開放。

    按緩急修復

    修復中的永福圍於世遺保護區內,有華人社會的生活積澱,可發展成文創產業區和文物保護利用示範區。文化局二○一一年與永福圍業權人(鏡湖慈善會)達成共識,該會同意保留該區房屋不拆卸重建,並用作發展文創產業的用途。永福圍內大部分房屋處於殘危,該局積極進行結構修復,按緩急狀況進行基本結構加固及修復,免文物建築受破壞。修復方案包括雜物清理、拆卸房屋內外後加的構建物、修復瓦面屋頂、木樑結構加固,牆身重建及修復等。目前永福圍八、九、十、十一、十三、十五、十七號及果欄街十七號完成基本結構修復工程。往後將按整體發展計劃有序開展各房屋的修復及設備完善工作。

    何桂鈴稱,當局主動修復何族崇義堂,將與鄰近的藝術電影院結合,未來料必成該區另一新景點。待修復工程完畢,可重現何族昔日光輝史跡。吳漢疇冀永福圍修復後,當局可於部分空間展示鏡湖慈善會歷史,還原昔日居民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