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體
  • 澳廣視新聞
  • 政府消息
  • 濠江日報
  • 澳門日報
  • 力報
  • 新華澳報
  • 正報
  • 華僑報
  • 現代澳門日報
  • 論盡澳門
  • 澳門平台
  • MediaOutReach
  • 美通社
  • EQSGroup
分類
  • 澳聞
  • 經濟
  • 要聞
  • 體育
  • 藝海
  • 即時新聞
新聞
  • 街總祐社宣兒童權利公約
  • 北區宜增幼童活動空間
  • 民青會訪深合區民生局
  • 親子坊發掘子女優勢
  • 山東統戰部訪中總深化合作
  • 真菁育苗會探討生態系統
  • 寵物嘉年華宣揚領養不棄養
  • 民眾願景探討中小企發展
  • 業界:攜手展示澳門好客之道
  • 聚賢同心冀優化三地職訓認證
  • 世界大伯公節代表團赴粵參訪
  • 澳三作家入中國作協公示名單
  • 微電影活動促三地青少交融
  • 寵物情緣
  • 全澳兒童畫展繪畫賽昨頒獎
  • 政府社團向住院童送祝福
  • 琴澳遊園會慶兒童節
  • 夢啟航親子製風箏
  • 團體辦藝術教育工作坊
  • 街總氹社向兒童派禮物

女姐與澳難捨難離

2013-12-10 00:00

○九年,女姐與新橋坊衆恭祝華光寶誕演戲委員會負責人在蓮溪廟前合影。

○九年,紅線女一行十多人來澳為《紅線女從藝七十 周年藝術紀錄片》取景。

○九年女姐來澳,女兒紅虹到場支持。

紅線女生前與女兒紅虹同台演出

女姐獨樹一幟的“女腔”,戲迷銘記。

    成名在澳話當年   憑曲寄意情不變

    女姐與澳難捨難離

    一代名伶紅線女與澳門淵源甚廣,自福隆區清平直街清平戲院初踏台板,澳門可算是其德藝雙馨藝術人生的起步。成名後,她多次重臨濠江謝知音,○九年更兩次來澳,到訪曾短居兩年的河邊新街住所、重遊初踏台板的清平戲院,親身訴說難捨難離的澳門情;其後再將親自配音的全球首齣粵劇動畫片《刁蠻公主戇駙馬》帶來澳宣傳,並大開金口,憑曲寄意,為其時回歸十周年的澳門送上祝福。

    澳是女姐第三故鄉

    澳門,是紅線女的第三故鄉。女姐在其口述回憶或自傳中,都忘記不了一九三八年隨父親逃難來澳,一家居於河邊新街一家賣藥酒舖頭小閣樓的情景。那些年家庭拮据,被迫輟學,翌年隨舅母學戲維生,初以“小燕紅”藝名在澳門清平戲院初踏台板;改用“紅線女”的藝名,是其後來參加馬師曾劇團在內地演出,掌花旦正印的“後話”。對澳門,她難掩深厚感情。

    清平戲院初踏台板

    雖然只是在澳門短居兩年,但澳門留給女姐深刻的印象未曾改變。受澳門文化社團或粵劇發燒友的邀請,女姐近年不時來澳。○九年五月,紅線女偕紅線女藝術中心一行十多人來澳,為當時正在趕拍的《紅線女從藝七十周年藝術紀錄片》取景,她迫不及待重返昔日住過的地方及與父母遊玩過的福隆新街、新馬路以至下環街及媽閣廟等大街小巷與名勝。女姐深感時代轉變,滄海成桑田,對昔日繁華如市的清平戲院成為停車場,大嘆可惜,言談間多次流露活化清平戲院,讓廣大粵劇工作者多一處展演場地的心願。今年初,粵劇曲藝文化熱心人士公佈將清平戲院變身演藝中心的願景,倘計劃成真,相信定必能一償女姐夙願,屆時或將再現去年五月慶祝香港新光戲院重開的景象,女姐以一曲《荔枝頌》作為“清平戲院”復建的賀禮,可惜一代名伶遠去,金曲成絕響。

    唱《蓮花頌》賀雙慶

    同年十一月,藉來澳放映“舞台版”及“動漫版”粵劇戲寶《刁蠻公主戇駙馬》,紅線女再踏小城舞台,與戲迷細叙昔日情。當年是祖國成立六十周年暨澳門回歸十周年“雙慶”,澳門又有“蓮城”美譽,女姐特選取獻唱《蓮花頌》以表心意。後更徇衆要求“安哥”一首膾炙人口的《荔枝頌》,讓戲迷過足癮。

    重視澳門兒童粵劇

    ○九年粵劇申遺成功,被周恩來總理譽為“南國紅豆”的女姐,多次強調要重視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傳承保育,讓粵劇發展後繼有人。一○年底,澳門街總青少年粵劇培訓班的兒童粵劇《雙槍陸文龍》,應廣東省文化廳邀請在廣州上演,近幾年很少演出的女姐不但走進劇場,更看完將近三個小時的演出。翌日她再邀一行到紅線女藝術中心,讚揚小朋友的精彩演出外,還激動得流淚,笑稱是為兒童粵劇取得的成就而高興。足見女姐重視澳門兒童粵劇,更是對粵劇藝術在年輕一代生生不息,源遠流長的深切期許。

    本報記者  樊越欣  楊永權  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