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體
  • 澳廣視新聞
  • 政府消息
  • 濠江日報
  • 澳門日報
  • 力報
  • 新華澳報
  • 正報
  • 華僑報
  • 現代澳門日報
  • 論盡澳門
  • 澳門平台
  • MediaOutReach
  • 美通社
  • EQSGroup
分類
  • 澳聞
  • 經濟
  • 要聞
  • 體育
  • 藝海
  • 即時新聞
新聞

期望落差誰之過?

2013-12-15 00:00

    期望落差誰之過?

    樓市問題一向最為居民所關注。政府近日拋出兩個關於樓市的題目。政府提出放寬經屋申請人收入上限至三萬元,近日再公佈委託澳大就“澳人澳地”進行的研究報告,表面看似讓“無殼蝸牛”上樓有望,但政府是否有足夠土地兌現承諾,解開樓市的癥結,仍屬疑問。

    社會探討多年的“澳人澳地”近日終有眉目,政府將於明年首季公開諮詢“澳人澳地”,諮詢文本將根據委託澳大及理工所做的研究報告為基礎。政府希望借“澳人澳地”完善房屋政策,協助公屋政策中未能受惠者。

    近日澳大公佈的研究報告,建議三種模式供公眾討論,分別是“經屋升級”模式、“協助永久居民家庭自置居所”模式及參考“港人港地”模式,三種模式在申請、銷售及出租、轉售等各有優缺點。

    值得關注的是,政府雖強調供應數量不多,對私樓市場不會造成影響,但一直未有公佈具體規劃數字。實際可供應多少單位予澳門居民?至今隻字未提。政府既然希望把“澳人澳地”作為連接公屋與私樓的過渡,首要考慮就是其定位,到底欲扶助哪類居民?且“澳人澳地”是要讓澳人“居有其所”抑或“居有其屋”?

    其實針對公屋市場,政府過去十年欠缺詳細調研,到底現時有多少人有意申請經屋?希望申請戶型又是哪類?政府現時公屋政策參考私人市場,每次按項目重新申請,結果出現部分戶型滯銷問題,石排灣經屋一房單位數千單位滯銷,需要重新申請;萬九後公屋最初公佈有六千多個單位,後來因為調整戶型,在原有項目下增加兩房單位,結果祇能供應五千多個單位。種種例子都說明,政府在推出政策時往往對市場不了解,欠缺詳細規劃。

    歸根究底,令樓市失衡的原因在於政府以“擠牙膏式”增加市場供應。當前政府放寬經屋申請人收入上限至三萬元,等同覆蓋大部分打工仔,但是否有足夠土地儲備發展眾多經屋?雖說新城填海可為將來提供不少土地,但政府需要提供更清晰的藍圖,讓居民知悉新城填海完工、建成經屋的時間表。

    說到底,理想美好,現實殘酷,政府房屋政策倘針對性不足,只會讓居民無了期地等待。人生無幾多個十年,政府切勿因民間怨氣大而輕易拋出承諾,最終令居民期望與現實出現落差,是大家不想目睹的結果。

    春  耕

澳門日報新聞



關注CyberC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