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體
  • 澳廣視新聞
  • 政府消息
  • 濠江日報
  • 澳門日報
  • 力報
  • 新華澳報
  • 正報
  • 華僑報
  • 現代澳門日報
  • 論盡澳門
  • 澳門平台
  • MediaOutReach
  • 美通社
  • EQSGroup
分類
  • 澳聞
  • 經濟
  • 要聞
  • 體育
  • 藝海
  • 即時新聞
新聞
  • 粵發揮琴自貿賬優勢 促跨境貿易
  • 業者:無人機宜作澳交通物流工具
  • 支持澳會展業 促經濟適度多元
  • 頭部企業省市代表團參展
  • 三月新批房貸按月升31.7%
  • 國際基建論壇下月開鑼
  • 母親節送禮預算減 金飾銷情淡
  • 羅司:電信業改革 複雜困難
  • (一家之言)優化營商環境 促居民增收
  • CTM 5G跨地域方案獲創新發展獎
  • 郵電局:健全法規政策 保數據安全

美減購債對中國影響有限

2013-12-21 00:00

    國際金融協會執行總裁:

    美減購債對中國影響有限

    【新華社華盛頓十九日電】國際金融協會執行總裁洪川十九日接受新華社記者專訪時說,美聯儲局削減量化寬鬆政策(QE)對中國的影響將是有限的,中國不會遭遇資本大幅外流。

    美聯儲局十八日宣佈,明年開始小幅削減月度資產購買規模,意味着史無前例的量化寬鬆政策開始逐步退出。分析人士擔心此舉可能引發國際資本從新興市場撤出回流美國,導致新興市場出現金融動盪。

    資金重新考慮投向

    洪川說,隨着美元走強,新興市場國家的貨幣將相對貶值,國際投資者將重新考慮資金投向。對外部融資依賴較強、經常賬戶逆差較高,財政赤字大的國家,比如印度、巴西和印度尼西亞等國,面臨的壓力要大一些;韓國、馬來西亞等自身狀況良好的國家表現會更為穩定。因此對於新興市場國家來說,結構性改革的重要性要大於短期市場反應。

    洪川認為,中國所受影響有限,因為中國經濟總量大,有鉅額外匯儲備,金融市場的開放程度有限,而且經濟增長更多由內部因素驅動,中國穩步推行經濟改革就是最好的應對之策。

    洪川表示,新興經濟體過去幾十年高速增長的支撐因素,比如國際貿易的快速增長、大宗商品市場的繁榮、已實施改革所釋放的活力等都在漸漸消失,未來增長前景更多取決於眼下推行改革的力度,以及宏觀政策設計是否能消除經濟的內外失衡。

    向全球發積極訊號

    在美聯儲局宣佈削減量化寬鬆規模之後,美國股市反應積極。洪川說,這次美聯儲局出台政策經過充分準備,削減力度溫和,方式上也較為平衡。而且強化了對低利率政策的前瞻指引,讓市場相信短期利率在失業率降至百分之六點五以下之後仍將長時間保持在超低水準,尤其是在通脹持續低於目標水準的情況下。這些溝通都做得較為成功。因此,與今年夏天金融市場的劇烈波動相比,這次市場的反應要積極得多。

    洪川說,美聯儲局決定削減資產購買規模主要緣於對美國經濟前景信心增強,從這個意義上說,對全球經濟是積極信號。雖然市場短期內反應積極,但美聯儲局逐步收緊流動性和貨幣政策從非常規回歸常規的過程中,經濟活動的各個主體將如何反應尚有待觀察,尤其是一四年末到一五年量化寬鬆政策徹底退出之後。此外,退出政策會否傷及房地產等重要行業也是未來值得關注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