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體
  • 澳廣視新聞
  • 政府消息
  • 濠江日報
  • 澳門日報
  • 力報
  • 新華澳報
  • 正報
  • 華僑報
  • 現代澳門日報
  • 論盡澳門
  • 澳門平台
  • MediaOutReach
  • 美通社
  • EQSGroup
分類
  • 澳聞
  • 經濟
  • 要聞
  • 體育
  • 藝海
  • 即時新聞
新聞
  • 猜猜是誰太猖狂 提醒長者要慎防
  • 家貓躲十三樓消防升梯救
  • 新花園泳池周末起停開
  • 兩港青跨境收騙款被捕
  • 大潭山隧道招標
  • 路環中水站首期工程招標
  • 一瓶裝水存風險籲停售停飲
  • 在澳發行債券逾六千億元
  • 紅街市執靚今復業
  • 新聞特搜
  • 保安當局:有序推進DNA數據庫立法
  • 澳琴擬合辦環保研學交流
  • 銜食育雛
  • 政府公佈多項人事任免
  • 鐵騎士過橋自炒送院搶救
  • 澳區人代結束山西視察賦歸
  • 少女疑寓所墮樓亡
  • 男子心情差刮花六車法辦
  • 兩日十七人墮訂餐騙案
  • 三男女墮公檢法失逾百一萬

大學聯招有辣有唔辣

2014-02-11 00:00

當局宜聯合各高校有序開辦學生諮詢會,收集更多意見。(資料圖片)

鄧同學

黃同學

趙同學

張同學

    傳明年推行   家長學生未知

    大學聯招有辣有唔辣

    當在高考“獨木橋”上晃動多年的內地都即將廢除英語高考,消除“一考定終身”的弊端,鼓勵學生多元發展;在澳門,一場有關大學入學考試的變革悄然而至。傳聞三家公立大學澳大、理工、旅院及私立大學科大的“四校聯招考試”,將於明年正式實施,成效不得而知,但以考試為目標的教學有機會摧毀多元評核,與多元智慧目標背道而馳,甚至淪為學校競賽的工具,豈可不慎重研究再推行?

    四試濃縮增壓力

    姑勿論是當局以行政手段推動聯招,抑或四校自發組織考試,聯招考試甚囂塵上,似乎勢在必行。對於四校聯招,毀譽參半,贊成者支持可簡化升大報名事宜,一次過考試有助學生不再“漁翁撒網”;溫習可集中火力,可避免“蜻蜓點水”、“水過鴨背”,知識傳授可向縱深發展。反對者認為學生、中學及大學均無裨益。

    聯招考試與多元人才培養目標背道而馳。澳門以自主辦學為一大特色,沒有統一課程、沒有基本考試,學生根據自己的意願選擇升學準備相關考試,升學出路廣闊。如此自由、開放的學習環境,為不少地區教育工作者艷羨,本應是孕育多元智能人才的上佳土壤,可惜體制因循守舊、“填鴨式”、“考乜學乜”為人詬病,正當各界思考幼稚園、低小取消考試,力爭引入多元評核方式考量學生,此時推“聯招”考試堪比“大山壓頂”。四次考試濃縮為一次,考試壓力陡增,教授應試策略宜早不宜遲,操題、題海戰術必然盛行,料將顛覆所有改革。

    學校成績爭名聲

    雖然當局一再強調“聯招”不是評核學校教學成果的準繩,原意美好,但實際影響不容樂觀,“聯招”隨時淪為學校拼聲譽、拼知名度的工具。無論投考學生將來是否進入該大學,參加聯招考試的各中學成績是有目共睹的,每家學校都不想學生的平均分落於人後,自然想方設法提高成績。包括鼓勵已獲得提前保送資格、或本無意留澳升學的優秀學生應考,或嚴控非畢業班年級的升級率將差生提前淘汰,屆時不但留級率無法下降,也變相人為提升聯招考試分數線,“水漲船高”,分分鐘讓中等成績、又真正想入讀四校者功虧一簣。

    大學聯招考試具有“機會均等、公平”的優點,但主要功能是在學位資源不足的背景下解決分配問題,通過成績篩選優才服衆。惟澳門的大學學額“供遠過於求”,麻雀般的澳門卻有十家高等院校,根據即將聯招的四校公佈,去年九月入讀的新生人數分別為旅院四百一十八人、理工七百八十人、澳大一千五百二十人、科技大學三千人,倘不計算外地學生,四校加起來的學額數較當年畢業的五千五百名本地生還多。另一方面,根據教青局數字,正規教育高三學生的升大率由○○/○一年的八成七,至○一/○二學年升至接近九成,澳門學生要讀大學並非“考唔考得上”的問題,只有“想唔想讀”之分。

    據悉“四校聯招”將於一五/一六學年實施,現已就考試大綱、試題設置諮詢非高等教育界意見。聯招考試隨時殺到,惟課程框架、基本學力要求未完成,教材、教學內容不統一,學生、家長更被蒙在鼓裡。大學入學考試的變革,牽動教育界以至社會的一條敏感神經,應慎重研究,不宜硬推。

    本報記者  報道

    鄧同學:一試定生死有壓力

    鄧同學說,選科視乎興趣、能力,將來亦會考慮留澳升學;但對推行聯考有保留,認為“一試定生死”,學生壓力必大增,可能因心理壓力影響成績。認為聯考須具相當水平、質素,才能保證公平性。

    黃同學:一個考試有利有弊

    黃同學表示,四個考試濃縮為一個考試有利有弊,一方面可減少準備時間,但另一方面對發揮不佳的學生來說,可能會失去就讀心儀學校的機會;亦可能令中學統一教學模式,多元性、自由度大減。

    趙同學:設模擬試提早熱身

    趙同學認為,本澳大型公開考試少,很多學生報多所高校“試水溫”,了解入學試的具體情況。建議設立模擬公開考試,讓學生可提早預熱,更清楚考試的模式、程序,相信有助在正式考試取得好成績。

    張同學:聯考省時盡早公佈

    就讀高一的張同學贊成推行聯考,因為只準備一個考試,即可報考四所院校,節省應考時間、精力,主攻特定範圍更事半功倍。但現時完全不了解相關考試內容,感覺迷惘,希望盡早公佈詳情,讓學生及早作準備,規劃生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