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體
  • 澳廣視新聞
  • 政府消息
  • 濠江日報
  • 澳門日報
  • 力報
  • 新華澳報
  • 正報
  • 華僑報
  • 現代澳門日報
  • 論盡澳門
  • 澳門平台
  • MediaOutReach
  • 美通社
  • EQSGroup
分類
  • 澳聞
  • 經濟
  • 要聞
  • 體育
  • 藝海
  • 即時新聞
新聞
  • 街總組織千名長者遊濠江
  • 夏威夷小結他班報名
  • 探索內在小孩工作坊報名
  • 無極氣功會赴浙江培訓
  • 繪畫治療課程報名
  • 城鎮景觀培訓介紹文遺法
  • 扶康會寶利推母親節禮品
  • 天主教聯助學生認識演藝行業
  • 粵華學生認識工業前景
  • 培華讀書日傳承經典文化
  • 新華赴珠八中教研學習
  • 濠江師生感受福建非遺
  • 勞校親子遊長隆祝雙慶
  • 日內瓦發明展勞校創佳績
  • 城大學者研社會好客表現
  • 身份證明局參展旅博會
  • 澳大葡語演講賽頒三甲
  • 民眾願景中科城市加強合作
  • 佛光青年參加亞聯會
  • 江門灣區辦經民聯探民生融合

教育早部署應對人口變化

2014-03-04 00:00

    教育早部署應對人口變化

    幼稚園近日報名,至少有五千多名“兔B”家長要為學位周圍撲。年初出生的幼童自理能力好、表達能力高,學校優先選擇已是“公開秘密”,但許多年底出生的細B為避免明年預期更激烈的“龍B搶學潮”,家長仍堅持“盡地一煲”,如何部署明年以至未來一段時期的學額分佈,考驗當局未雨綢繆的智慧。

    澳門是微型社會,出生人口的變化,對教育的衝擊比一些較大規模的城市嚴重,調控必須更靈活、更有前瞻性。上世紀八、九十年代,新移民驟增,加上出生率攀升,學位成為“稀有資源”,六、七十人一班也曾出現。後來政府批地建校,回歸前後卻遭逢出生人口連年下跌,沒多久學校面臨學額過剩的慘況;政府於是推小班制,從最初限制四十五人,逐步過渡至廿五至三十五人一班,直至一七 / 一八學年就會貫穿整個免費教育階段。過去十年,澳門非高等教育的學生人數由十萬跌破至七萬,班數卻始終維持二千四百餘班,教師不減反增,暫不論小班制的實際成效如何,但它確是生源減少時化解“殺班”、“裁員”危機的最直接手段。

    然而,小班制的“歷史車輪”會否向後,惹來關注。“龍B”數量同比大增二成五,這誇張的“四分一”帶來的後果很快將於未來一年首先在幼稚園浮現。如果小班制、班師比不變,屆時就要增加四分之一的教室、教學設施和活動空間;還有教學人手就更加“閉翳”,幼教請人難,早有前科,未來必再成“燙手山芋”,然而還有多少人手可增加,以應付“龍B效應”?不得而知。長遠想像三年後“龍B”讀小一的情景,是否要在增加四分一小學師資的同時,減少四分一的幼教人員?硬、軟件問題未有着落,這廿五人的小班制最終會否“推倒重來”?令人關注。

    兵貴神速,要短暫應對仍有對策。回歸前後的低出生率已陸續影響至中學,當局早預料未來六、七年間,中學人數將逐年跌入“谷底”。適逢班數減少,倘能將“閒置”的軟、硬件改造為小幼部所用,應該是短暫過渡的理想方法之一。但過程並非一蹴而就,要改建教學設施必須修則,除非部門特事特辦,否則非等數載不能成事。更困難的還有教師轉型,中小幼教學方式、方法以至內容均懸殊,豈能話變就變,問題是當局是否已與學校着手研討方案?

    教育是一盤棋。長遠而言,未來出生率是“看漲”抑或“看跌”,政府結合社會經濟狀況和人口結構,應有清晰的預期。如果新生人口持續上升,則上述的短期措施未必能解決問題,學位的訴求將隨着學生升班而逐年遞增,依次影響到更高年級。當局更應做好靈活和符合發展的長遠部署,包括推動校網整體佈局更加合理,增加教育用地以改善教學空間和設施,以至最關鍵的師資培養等,時不我待。

    夏  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