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體
  • 澳廣視新聞
  • 政府消息
  • 濠江日報
  • 澳門日報
  • 力報
  • 新華澳報
  • 正報
  • 華僑報
  • 現代澳門日報
  • 論盡澳門
  • 澳門平台
  • MediaOutReach
  • 美通社
  • EQSGroup
分類
  • 澳聞
  • 經濟
  • 要聞
  • 體育
  • 藝海
  • 即時新聞
新聞
  • 利率前景主導英鎊走勢
  • 撤辣去庫存 發展商資金回籠15億
  • 中成品油價年內首次兩連跌
  • 經濟前景向好 英鎊持續看漲
  • 新能源汽車下鄉 99款車列陣
  • 本田在華銷量降 推自願離職
  • 金沙物美嘉年華七月中舉行
  • 大健康產業研討會 助握灣區機遇
  • 穗發佈AI平台 破就業招工難題
  • PATA峰會今開幕 逾四百與會者匯聚
  • 大禮包助攻 經濟景氣料偏熱
  • 人行五月MLF等量平價
  • (一家之言)用好惠澳政策 顯平台優勢
  • 自由行擴大 企業:增客量穩生意
  • 首季廣告業生意勝疫前一成
  • 內地累計辦理帶押過戶逾18萬件
  • 專家:大部分城市戶籍趨向放開
  • 四月穗商辦市場交投弱
  • 外資乏興趣 炒高樓價機會微
  • 買房送戶籍 近廿城購房即可申請

金融業蛋糕既分好又做大

2014-04-04 00:00

    金融業蛋糕既分好又做大

    【新華社北京三日電】中國金融業似乎從來沒有像今天一樣令人神經緊繃而又遐想翩翩:銀行不良貸款比率上升,信託、債券、鋼鐵等領域信用違約事件接連不斷,就連風頭正勁的網際網絡金融在銀行反擊下也正面臨着“成長的煩惱”……

    一時之間,無論是哪個行業,錢,似乎都不像以往那麼好賺了。

    躺着賺錢時代遠去

    在所有行業當中,金融業最特殊,往往牽一髮而動全身,地位舉足輕重。因為它匯聚國家、企業和個人財富,可“以錢生錢”,決定錢的流量和流向,從而掌握決定資源配置的重要權力。

    多年來,金融業一直是中國最賺錢的行業,尤以銀行為甚。但當前經濟增速放緩,“影子銀行”和融資平台風險上升,加上網際網絡企業大踏步跨界開展金融業務,金融業整體利潤增長受壓,“躺着賺錢”的時代似乎一去不返。

    移動網際網絡等新技術應用和飛速發展,極大改變了人們的生活方式和投資理財方式,也給金融業內部生態和外部環境帶來巨變。

    無論外界將網際網絡金融稱為“顛覆者”或“攪局者”,它的出現無疑進一步喚醒公眾理財意識。網際網絡的開放、包容和便捷大大降低客戶時間成本和服務成本,金融的槓桿和傳導效應也可能使任何金融創新和變化“火燒連營”,在更大範圍內產生影響。這種內外環境的改變要求銀行、保險、券商、基金等金融機構必須適應與過去不同的用戶心態和競爭環境,妥善加以應對。

    分好蛋糕利益博弈

    對金融業來說,需要認真思考現在,重新定義未來。

    長期以來,國內資本市場萎靡不振,個人投資房地產的需求被壓制,大多數公眾缺乏相對安全的有效投資渠道,不得不將資金存放在銀行或購買銀行理財產品。如今公眾根據個人風險承受能力,將部分或全部銀行存款投資於貨幣基金、保險等產品,不過是要求分享經濟增長成果的“分蛋糕”行為而已。

    “分好蛋糕”的實質是“錢往哪裡去”,正是金融業當前要面對的難題之一。面對各方的金融利益博弈,如果監管層人為設定一個劃一的“分蛋糕”比例,難免會“順得哥情逆嫂意”,吃力不討好。因此,這個難題只能由市場來解決,也只有市場才能順利解決好。

    然而,如果過於關注如何“分好蛋糕”,則容易跌入“我多你少”或“我贏你輸”的競爭陷阱,因此,如何“做大蛋糕”,解決“錢從何而來”的問題才是“分好蛋糕”的前提和關鍵。

    有機結合健全體制

    只有繼續服務實體經濟,推動經濟結構調整和升級轉型,做大金融這塊“蛋糕”,傳統金融機構、網際網絡企業和公眾等才能有機融合,形成利益共同體,有“蛋糕”可分。只做大而不分“蛋糕”,或者只分不做,都不能持久。

    中國金融業要做大“蛋糕”,信託、保險、券商、基金、債券等非銀行機構要拓寬直接融資渠道,針對當前金融服務的不足與缺位,利用管理的創新、產品的創新、技術的創新、效率的創新甚至是態度的創新來推出更多產品和服務,健全多層次資本市場體系。

    在做大“蛋糕”的過程中,讓市場合理分好“蛋糕”,是既顧當前金融成效又促進長遠可持續發展的明智之舉。

    這或許才是決定中國金融業未來能走多遠的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