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體
  • 澳廣視新聞
  • 政府消息
  • 濠江日報
  • 澳門日報
  • 力報
  • 新華澳報
  • 正報
  • 華僑報
  • 現代澳門日報
  • 論盡澳門
  • 澳門平台
  • MediaOutReach
  • 美通社
  • EQSGroup
分類
  • 澳聞
  • 經濟
  • 要聞
  • 體育
  • 藝海
  • 即時新聞
新聞
  • 佛總三活動明賀誕
  • 澳汕青少紅色之旅收穫豐
  • “獅飯送愛”關懷弱勢
  • 湘澳青年會改選續搭橋樑
  • 晉澳企業家座談會促合作
  • 珠寶青創協換屆繼往開來
  • 深合區完善立法推琴澳共融
  • 冀領導訪省級政協會拓合作
  • 灣黃會訪本報促交流
  • 好家園新閣訪中聯辦介紹會務
  • 花地瑪聖母聖像出遊盛大莊嚴
  • 劉雅煌:夏寶龍調研意義重大
  • 港澳車北上錄二百三萬輛次
  • 特色慶典
  • 各界:擴八市自由行增企業信心
  • 新聞特搜
  • 聖大與俄高校簽合作備忘
  • 東南師生五四升旗弘愛國
  • 城大生了解民防中心運作
  • 教育會講座分享提問技巧

青少年夜酺易涉性行為

2014-04-17 00:00

夜場文化下的兩性交往進展 迅速

夜場青少年研究結果昨日發佈

    為解悶尋開心識異性流連夜場

    青少年夜酺易涉性行為

    【本報消息】由聖公會轄下氹仔青年服務隊、北區青年服務隊及調查研究中心合辦的“夜場中青少年的轉變及兩性交往模式——質性研究”結果昨日發表。研究發現,夜場中兩性交往進程發展迅速,較快突破親密行為的界線,易形成涉及性行為的危機。

    發佈會昨日下午三時於聖公會北區青年服務隊會址舉行,由聖公會氹仔青年服務隊社工彭靈素、北區青年服務隊主任許秀珍、調查研究中心研究員陳釗榮主持。他們稱,現今不少年輕人會在假日到夜場消遣,冀藉研究了解他們流連夜場的原因,同時探究其接觸夜場前後的轉變,以及夜場中兩性交往的模式。

    較快發生親密行為

    是次研究獲社工局贊助。主辦單位去年九月至十一月期間從外展服務隊跟進個案及學校轉介個案中,選出二十名年齡介乎十三至十九歲的青少年進行深度訪談。這批訪問對象在三個月內,平均約十一次出現在有異性及酒精的夜場中(夜場指卡拉OK、酒吧及的士高等)。

    研究發現,年輕人主要為解悶和尋開心、獲得滿足感及認識不同階層人士而流連夜場,接觸夜場後,他們對夜場的印象由較負面變成較正面,變得注意打扮,學會看輩份高低。與異性相處的態度和取向也有轉變,女性受訪者對身體接觸接受程度提高,更為性開放;男性受訪者則更主動和大膽結識異性,同時變得輕浮。

    女子夜場易被非禮

    而在夜場中,兩性交往進程會加速,男女雙方認識不久,就認定彼此為男女朋友,再開始互相了解,亦會較快發生親密行為。另外,雖十居其九的女受訪者表示在夜場中曾被非禮,但大部分因怕事或尷尬未有即時反抗,並認為在夜場被非禮是意料中事。

    彭靈素指出,青少年流連夜場誘因有三:第一是家庭功能失衡,父母忙於工作令年輕人感孤單無聊,於是到夜場“找樂子”;二是夜場消費文化如“老細場”,讓年輕人可免費玩樂,特別吸引;三是青少年成長過程中,會對異性產生興趣、想變得“成熟”、喜愛群體活動等,夜場似能滿足其需求。

    多方力減青少夜酺

    然夜場中危機重重,尤其青少年的親密關係發展迅速,容易出現未婚懷孕、性侵犯等。建議從個人、家庭和社區層面多管齊下,如推廣兩性教育、增強家庭教育、增加防治性侵及性騷擾宣傳,減少青少年到夜場消遣情況;而現時酒吧及的士高未有設入場年齡限制,期望當局加強夜場執法及監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