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體
  • 澳廣視新聞
  • 政府消息
  • 濠江日報
  • 澳門日報
  • 力報
  • 新華澳報
  • 正報
  • 華僑報
  • 現代澳門日報
  • 論盡澳門
  • 澳門平台
  • MediaOutReach
  • 美通社
  • EQSGroup
分類
  • 澳聞
  • 經濟
  • 要聞
  • 體育
  • 藝海
  • 即時新聞
新聞
  • 斜槓成新職業路向
  • 辛黃會率團訪三水中山珠海
  • 青企改選續助青年雙創
  • 鏡湖為中總婦委介紹凍卵
  • 冀政協副主席訪匯智社
  • 五四青年營穗交流收穫豐
  • 閩統戰部訪僑總深化合作
  • 雲南領導三建議促滇澳合作
  • 珠慧心藝術館昨揭牌辦首展
  • 新聞特搜
  • 西遊智破多“弦”宇宙將上演
  • 超化算藝術收藏展昨開幕
  • 吳析夏藝術展呈跨文化視野
  • 數碼攝影學會作品展揭幕
  • 閱讀推薦官賽推廣閱讀文化
  • 國家增三文遺列亞太區名錄
  • 新華夜中教師了解灣區發展
  • 城大獲贈習主席多語種書籍
  • 城大訪中南大深化合作
  • 氹坊英語日展現學生才能

整合公屋制度助民安居

2014-07-11 00:00

    整合公屋制度助民安居

    特區政府調整新城填海A區規劃,改為以公屋為主的居住用途。近年本澳樓價持續飆升,有置業需要的居民都寄望購買公屋,但土地資源緊缺,申請量遠超增建的單位量,致使房屋政策長期成為社會怨氣焦點。政府今次開出社會期盼的公屋“期票”,以遠水救近火,後續的落實執行、長遠的規劃以及完善的分配制度是關鍵。

    本澳樓價以每年三、四成的升幅上揚,打工仔加薪再多亦只能望樓興嘆。雖說年輕人不應好高騖遠,不要一踏出社會便想買樓,但隨着社會發展,青年一代步入適婚年齡,置業是實質的需求。樓價升到現今水平,打工仔要自力更生圓置業夢,越來越渺茫。市場非理性,政府又一直無有效的調控,怎不令公衆特別是青年人對住屋問題的怨氣越來越重、公屋需求有增無減?

    要增大公屋的興建量,離不開土地。但本澳土地資源匱乏,閒置土地收回使用又須經大串程序,為了回應社會訴求,特區政府從新城填海地入手,調整新城A區規劃,從原來“面面俱到”,實質失卻重點,到現時向住屋、民生傾斜,優先處理公屋問題,大幅增加公屋用地,計劃提供二萬八千戶公屋和四千戶私人房屋,並同步增加公共設施的比例。

    對於政府調整新城A區功能,重點解決居民的住屋問題,相信無人反對。但廣廈千萬間,要天下寒士俱歡顏,還需要宜居、宜業的社區建設,石排灣公屋區建屋與社區配套脫節的經驗,不可重蹈。針對A區這名副其實的新城,社會人士已關注交通、衛生、教育、社福、文體及休閒等社區配套能否應對區內近十萬人口。其中似乎以交通問題最直接,按原來規劃,A區將連接澳門半島東部與港珠澳大橋人工島,加上區內人口或將跨區上班、上學,A區的路網與集體運輸系統等佈局問題,非常凸顯。

    現時A區填海的進度,外界對能否如期於後年完成存疑。本澳幾乎任何工程都會延誤,短則一年半載,長則兩三年。規模龐大的填海工程起步已因批給問題馬失前蹄,雖現時盡力追回進度,但能否如期落成,社會觀望。

    先不論新城填海區增建的公屋能否回應殷切的需求,回歸前幾年政府停建公屋,回歸後又未能及時增建,以致多年累積的申請個案“舊債”,要到近期才能基本“償還”。這些以“舊人舊制”上樓的一群,其經濟和家庭狀況是否與當年相同,社會公共資源有否合理、公平地利用?

    公屋規劃和興建必須具前瞻性,落後社會訴求多時,新計劃更要急起直追,除了確保填海工程早日完成,同步開展興建公屋的前期工作和各項規劃,更要配合“經屋法”的修改,進一步檢討、整合和完善公屋的申請、分配制度,思考經屋、社屋以外的公屋制度,盡可能將珍貴的公屋資源分配予不同制度中最有需要的一群,回應社會的長期訴求。

    夏  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