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體
  • 澳廣視新聞
  • 政府消息
  • 濠江日報
  • 澳門日報
  • 力報
  • 新華澳報
  • 正報
  • 華僑報
  • 現代澳門日報
  • 論盡澳門
  • 澳門平台
  • MediaOutReach
  • 美通社
  • EQSGroup
分類
  • 澳聞
  • 經濟
  • 要聞
  • 體育
  • 藝海
  • 即時新聞
新聞
  • 國際銀行教育會簽合作協議
  • 政協進聖中三校分享國情
  • 高校研建虛實通聯跨境圖書館
  • 《文化雜誌》徵集慶回歸稿件
  • 《非高教專業發展制度》擬出台
  • “五 · 四”籌委訪何厚鏵介紹活動
  • 新聞特搜
  • 高校外交演講賽科大奪冠
  • 建築工程界黔考察建橋技術
  • 民青會:國家航天事業引領創新
  • 海洋智能科技展珠開幕
  • 修繕燈塔
  • 旅博會雲南茶主體館開館
  • 京首辦京澳科技創新論壇
  • 人民日報電子閱報欄多點啟用
  • 澳內地商雙向研學遊線路
  • 青島南區領導訪山東工商聯
  • 潮南區長訪潮州同鄉會
  • 白雲僑聯主席訪僑總促合作
  • 和光會新閣就職迎挑戰

我的科技創新路

2014-07-21 00:00

    我的科技創新路

    每當參加科技創新活動,我都十分興奮,因能與年齡相仿的朋友一起分享科研心得,一起進步,並追求自己在科技創新中的夢想。記得第一次參賽時,我這個初二的小女孩以“三點決定唯一二次函數”這個數學性質解決一個電子密碼鎖的問題,這便是我第一篇數學小論文“三人行必有我匙”和第一個科創作品“衆妙之門”了。幸運地,它們分別在由教育暨青年局組織參與的“走進美妙的數學花園”青少年展示交流活動和“全國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中受到評委們的青睞。

    “三點決定唯一二次函數”與我有不解之緣。只用任意三點,就可以決定隨意的無限,所以我對之鍥而不捨,總盼望能發現並連結到有趣的應用上。後來我發現,這個性質很有可能應用在雲端安全上,便開始了第二個科創作品“雲深不知處”,該作品曾獲丘成桐應用數學獎,IEEE主席獎學金提名獎,周培源青少年科技創新獎和“明天小小科學家”獎勵活動一等獎。今年,我以第三個創新作品“白雲生處——一種基於數學原理的安全分佈式雲存儲架構及其設計與應用”再次代表澳門學界前往美國參與國際科學與工程大獎賽,它是前作品的延伸,把原有的理論進一步實踐,幸運地我得到了澳門大學科技學院院長的指導。經過反覆的研究和挫敗,我終於能夠踏足這個國際頒獎舞台,並獲得電腦範疇最高榮譽的一等獎及四等獎。

    一路走來遇見不少對我影響甚深的人。在今年的大獎賽中,我遇到二○一三年的大獎得主Jack Andraka(美國新聞節目稱他為“神童”)。他非常熱情的與我交流,他認為科創是一條不平坦的路,許多問題都奇怪難解,而大自然的道理往往卻只有一個,或許要用千百種方式去推斷和試驗,最後才得到一個解答,才有機會在科學星空中綻放出自己的光芒。而早前,我亦榮幸地與楊振寧教授(一九五七年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有面談的機會。他鼓勵我要多閱讀學術雜誌,思考裡頭有意思的問題;勉勵我在科創道路上只要有好的想法,就不要浪費,要堅持繼續探索,才能發現其藏在底下的寶藏。楊教授是宗師級的學者,他既尊重又愛惜我們每個求知的心,對我們的發問仔細思考,悉心回答,使我受益良多。

    按多年參與科研所得的經驗,我認為科研者最重要的是要有正確的精神和信念,正如詠春宗師葉問所說:“武術雖然是一種武裝的力量,但是中國武術包含着儒家的哲理,首重‘武德’,也就是一種‘推己及人’的仁義精神。”這樣才會對國家、衆人、親人以至對自己平添更多歡樂和幸福。

    培正中學本屆高三畢業生

    譚知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