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體
  • 澳廣視新聞
  • 政府消息
  • 濠江日報
  • 澳門日報
  • 力報
  • 新華澳報
  • 正報
  • 華僑報
  • 現代澳門日報
  • 論盡澳門
  • 澳門平台
  • MediaOutReach
  • 美通社
  • EQSGroup
分類
  • 澳聞
  • 經濟
  • 要聞
  • 體育
  • 藝海
  • 即時新聞
新聞
  • 魯澳文旅演藝交流 助力優勢互補
  • 加央行減息不利加元
  • 人行助力 熊貓債續火
  • 港股五月累升逾三百點
  • 動用9.7萬億日圓 干預匯市
  • 葡旅局冀二七年引五十萬中國客
  • 內地網紅書店顏值難換產值
  • 融貫方圓認證打造放心茶平台
  • 營業額萎縮 中小企:僅夠聘兼職
  • 人資公司:市場職位增 薪酬冇進展
  • 居民失業率降至2.5% 回復疫前
  • (一家之言)推綠色經濟 展環保新形象
  • 中山神灣深圳鹽田組合港開通
  • 深平湖南珠西土石方班列首發
  • 南航肇慶建跨境電商國際貨站
  • 大灣區北部灣航運合作譜新篇
  • 粵加速部署低空經濟發展
  • 貨策立場偏鷹 紐元後市看俏
  • 數字貿易峰會 探魯澳發展新模式
  • 魯澳多領域合作 發展新質生產力

青島港騙貸案突顯信貸風險

2014-07-21 00:00

    青島港騙貸案突顯信貸風險

    【新華社上海二十日電】今年六月初發生在中國青島港的一起大宗商品騙貸案,目前正在持續發酵中,給中國的銀行業和港口業帶來雙重警示。

    這起騙貸案的主角是一家名為德誠礦業的貿易公司。它的騙貸“把戲”聽起來並不複雜:利用同一批氧化鋁和銅產品,分別開具不同的倉單質押給銀行並獲得貸款。據稱有十多家銀行捲入當地的商品貿易融資業務,目前公安機關已介入調查。受害方之一的渣打銀行在聲明中表示,已經就騙貸事件對德誠礦業負責人陳基鴻展開法律訴訟。根據粗略估計,渣打在青島有關大宗商品的信貸敞口約為二點五億美元,涉及不同種類的授信和不同的地點。

    青島港騙貸事件之所以廣受關注,是因為業界人士相信,利用大宗商品貿易騙貸的絕不止銅這一個品種,也絕不止青島這一個港口。作為全球最大的大宗商品進口國,大宗商品融資在中國一度非常盛行,以至於很多商品進口後不是用來生產加工,而是用來向銀行融資,由此導致所謂的“融資銅”、“融資礦”和“融資豆”現象。

    忽略企業信用調查

    騙貸案的出現顯示了這個領域積累的信貸風險。中國央行原副行長吳曉靈近期指出,青島港騙貸案的癥結在於銀行輕信倉單這些擔保品,而忽視了對企業信用的盡職調查。“銀行的本質是經營信用,首先應盡職調查到位,再輔以合理的擔保方式,才能確保貸款安全。”中國倉儲協會金融倉儲分會常務副會長童天水認為。

    騙貸事件也給中國的港口企業造成負面影響。“雖然青島港自身和騙貸案沒甚麼關聯、業務也運轉正常,但聲譽畢竟受了損失。”一位知情人士說。據了解,騙貸案中的重複質押現象是港口方面發現並報案的。不過,從另一方面看,騙貸案的爆發,對港口企業也意味着不少的機遇。

    大宗商品貿易需要銀行的支持,即使是捲入騙貸案的渣打銀行,也表示對“大宗商品客戶的承諾保持不變”。但這種融資需求如果得不到規範,就會誘發金融風險。在風險控制方面,港口企業處在最前端。青島港大宗商品交易中心總經理助理劉岩表示,現代化的港口除了貨物裝卸,還提供物流、交易乃至金融方面的服務。“比如通過交易中心,港口能夠識別真實貿易行為,幫助銀行控制風險。已經質押給銀行的商品,在接到港口的指令之前,也不會被移走進行重複質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