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體
  • 澳廣視新聞
  • 政府消息
  • 濠江日報
  • 澳門日報
  • 力報
  • 新華澳報
  • 正報
  • 華僑報
  • 現代澳門日報
  • 論盡澳門
  • 澳門平台
  • MediaOutReach
  • 美通社
  • EQSGroup
分類
  • 澳聞
  • 經濟
  • 要聞
  • 體育
  • 藝海
  • 即時新聞
新聞
  • 粵發揮琴自貿賬優勢 促跨境貿易
  • 業者:無人機宜作澳交通物流工具
  • 支持澳會展業 促經濟適度多元
  • 頭部企業省市代表團參展
  • 三月新批房貸按月升31.7%
  • 國際基建論壇下月開鑼
  • 母親節送禮預算減 金飾銷情淡
  • 羅司:電信業改革 複雜困難
  • (一家之言)優化營商環境 促居民增收
  • CTM 5G跨地域方案獲創新發展獎
  • 郵電局:健全法規政策 保數據安全

輕軌爭論應重專業少政治

2014-07-30 00:00

    輕軌爭論應重專業少政治

    一拖十年的輕軌路線,最近在坊間引發一波又一波爭論。澳門人會如此着緊城市建設,積極發聲建言,捍衛自身權益,也屬民主社會的進步。但是,任何一項公共決策總有利弊,公衆該如何衡量,該犧牲甚麼保全甚麼,才能爭取最大的整體利益?不僅僅關係到城市建設,以及各項公共決策,實際上亦與民主社會的效益息息相關。

    輕軌工程一拖再拖,直接導致旅遊業高速發展和城市交通嚴重滯後的巨大落差,製造了道路繁忙、遊客與居民爭佔交通資源,以及遊客疏導不暢旅遊景點迫爆等種種問題。十年輕易過去,矛盾和問題已不斷積聚,加上第二波旅遊設施落成在即,青洲粵澳新通道亦已批准上馬,但是關閘口岸前往路氹城和各區景點的交通毫無寸進,未來會出現甚麼景象,不敢想像。

    雖然城市發展不能以犧牲少數群衆的利益為代價,問題是利益的立足點是眼下還是長遠,是小利還是大利。網上有人以台灣輕軌為例,指當年同樣出現民權高漲導致工程拖延,為了遷就民衆改變走向,如今十多年過去,人們開始意識到問題。台灣的昨天,也許就是澳門的今天。民衆不是工程和城市規劃專家,考慮的自然是眼前的得失,應該由誰來引導民衆往長遠看,如何在資料和參照物俱備的情況下作出理性選擇,除了政府還能有誰?

    十年磨合沒完沒了,新一波發展潮在即,輕軌路線的走向還在服務居民或遊客的原點上打轉,不能不說過去十年的諮詢討論效益太低。有人說社會對政府的信任度太低,因為目前設計走向並非居民想像般差,只是居民不願意相信。窮十年醞釀不能說服市民大衆,政府的諮詢和協調難辭其究。其間也有社會政治新生態的推波助瀾,包括“反對政府”就能佔據道德高地的錯誤價值導向。

    輕軌走向急需盡快拍板,否則未來引發的交通壓力,對社會產生的危害會更大。政府必須與社會各界加強合作,向利益關係民衆作更深入的講解和協調,尋求最大程度的共識。當前的輿論喊話夾雜太多政治雜音,無助於解決講求實效和建基專業與科學的城建工程。民衆關心和憂慮的,不是政治立場所能保障的,必然以專業技術解說和解決。

    輕軌建設一葉知秋,未來的公共決策無可避免面臨同樣的利益對峙,如何解釋政策、匯總和協調民意,應該是與特區政府制訂政策同樣重要的行政工作。關鍵的是必須在當前鬆散的諮詢工作中引入具約束力的機制。

    春  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