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體
  • 澳廣視新聞
  • 政府消息
  • 濠江日報
  • 澳門日報
  • 力報
  • 新華澳報
  • 正報
  • 華僑報
  • 現代澳門日報
  • 論盡澳門
  • 澳門平台
  • MediaOutReach
  • 美通社
  • EQSGroup
分類
  • 澳聞
  • 經濟
  • 要聞
  • 體育
  • 藝海
  • 即時新聞
新聞
  • 日圓兌美元跌破158:1
  • 內地首季黃金消費三百噸
  • 金價衝高 買金客少兩三成
  • 與人類智能有差距 AI“入屋”需時
  • 八大變革引領智能工廠建設
  • 修水旅遊推介 與澳客源互送
  • 賀州打造灣區康養旅遊首選地
  • 大健康產品整合 促琴澳旅業融合
  • 南京文旅推介 展四季風貌
  • 旅博會促逾30項目簽約
  • (一家之言)做好服務創新產品 破悶局
  • 越國會主席王庭惠辭職
  • 美首季經濟增1.6%遜於預期
  • 我公民在菲潛水溺亡
  • 美高校爆“挺巴”抗議
  • 華籲在美留學人員注意安全
  • 漁碼購物消費嘉年華開幕
  • 內地澳門入境旅遊推介昨舉行
  • 首季居民失業率降至2.7%
  • 灣區知產中心協助對接逾2,500宗

建人資數據庫防假招工

2014-08-10 00:00

    建人資數據庫防假招工

    澳門人資不足,是限制經濟發展的主因之一。市場有大量職位,卻沒有足夠人手,輸入外僱緩解人資不足,與本地人一同“揾食”,本是雙贏。但每次談及輸入外僱,不少打工仔特別是基層從業員,總有種被外僱“搶飯碗”之感。

    路氹多個大型工程如火如荼,建築工人非常渴市,建築界聘用外僱不難理解,卻經常傳出濫批外僱的質疑聲音。由政府出動打擊非法黑工、不少議員關注各大工程的招聘情況,可見建築界的招聘手段一直備受爭議。

    建築業聘請外僱,需依從“比例制”。經常有工友質疑,建築公司借聘請本地工人工作,實質拿取其入職表格、個人資料申請外僱,然後辭退本地工人。本地工人誤以為地盤早已完工,轉頭仍見在趕工,“本地工人被炒,外僱卻留到最後”的質疑從未間斷。

    另有判頭致電本地工人,聲稱需求十多個本地工人,卻答不出日薪、工期,難免令人質疑招聘可信性。“假招聘”時有所聞,目的為外界證明有“招聘”本地人的行為,但開出的工資水平、學歷和技能條件不合理,製造“招不到本地人”的假象。

    資方尋找漏洞輸入外僱,嚇怕基層工人,令人對資方能否自律遵守輸入外僱原則失去信心。低學歷、競爭力弱的基層人員,對外僱入澳望而生畏,不難理解。就如荷官職位僅提出研究開放聘請外僱,已引起從業員極大的情緒反彈。

    在目前失業率只有百分之一點七下,要應對多個博企綜合項目落成、中小企持續發展所需求數以萬計的人手,似乎輸入外僱是唯一方法,亦是最快的出路,社會不斷有全面開放外僱市場的呼聲。但澳門真正需要多少外僱,或資方為個人利益而誇大數字,都是社會關注的議題。現時支持澳門輸入外僱的,都認為輸入外僱是為澳門發展的,更有言論期望“澳門人忍一忍”。不過,在基層打工仔印象中,為謀利而誇大外僱需求,甚至利用本地人“過橋”的情況卻確實存在。

    “假招聘”不僅損害本地工人利益,更撕裂社會互信基礎。輸入外僱引起社會矛盾的原因,與其說澳門人怕競爭,不如說基層員工感受不到資方遵從聘用本地人為主、輸入外僱為輔的誠意。

    人資數量要跟上本地發展的步伐,外僱補充可是雙刃刀。是好是壞,關鍵在於政府如何從居民就業、生活質素、澳門人口等指標訂立外僱數量,並深入了解各行業情況,建立機制杜絕漏洞,令勞資雙方重建互信,令澳門人不再感到外僱來“搶飯碗”,而是一起建設澳門。

    春  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