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體
  • 澳廣視新聞
  • 政府消息
  • 濠江日報
  • 澳門日報
  • 力報
  • 新華澳報
  • 正報
  • 華僑報
  • 現代澳門日報
  • 論盡澳門
  • 澳門平台
  • MediaOutReach
  • 美通社
  • EQSGroup
分類
  • 澳聞
  • 經濟
  • 要聞
  • 體育
  • 藝海
  • 即時新聞
新聞
  • 澳原創IP亮相港國際授權展
  • 相約荔枝碗活動受歡迎
  • 圖書館周感受閱讀樂趣
  • 學者探討華文旅遊文學發展
  • 旅局新加坡路展拓東南亞市場
  • 聆聽教益
  • 坊會冀草堆街增交通指示
  • 建築工程界訪黔體會國家進步
  • 居雅再“甩皮”促正視
  • 團體籲筷子基北灣按時完工
  • 坊會盼動工拆沙梨頭危樓
  • 工聯:促正視氣候變化影響僱員
  • 新中圖基礎工程造價近七千萬
  • 沙梨頭殘危樓拆卸獲批
  • 路氹演練車禍塌方救援順利
  • 外交公署:為澳築堅固“領保長城”
  • 泉港副書記訪福建同鄉會
  • 閱讀日創作賽六十五作品獲獎
  • 妥善貯存護食安
  • 梁族聯誼會誕新閣續團結

廿三議員關注施政民生經濟

2014-08-14 00:00

立法會昨全體會議,議員踴躍發言。

公共行政、政策諮詢近年惹非議。

    廿三議員關注施政民生經濟

    昨日是第四屆立法會第一會期最後一次全體大會,廿三位議員齊把握最後機會作議程前發言,廿一份發言涉及範疇廣泛,除“公投”駁火外,關注焦點是公共行政效率不彰,要求撤換庸官;又指規劃、房屋難題未解,再就培訓人才、人資、外僱及食品安全等方面提建議及批評。

    科學施政以人為本

    麥瑞權:政府在有關社會民生問題上的行政績效表現,遠遠達不到市民期望。官場存在了“做多錯多、做少錯少、不做不錯”的歪風,且有蔓延趨勢,加上法制滯後等問題,均亟需正視。建議政府總結回歸十五年的施政得失,下定決心撤換不達標不作為的官員,真正落實科學施政及用心為民的施政方針。

    鄭安庭:特區政府十四年多以來,推動經濟急速騰飛,創下世界經濟發展奇蹟。但政府的公共行政一直未能與社會經濟同步發展,兼且法律滯後,民生深受影響。十四年多來超速的經濟增長,在政府較低的公共治理能力之下,暴露出千瘡百孔的各種社會問題,高樓價、高通脹、高租金、看病難、交通擠、遊客塞、人資緊,貧富差距逐漸拉大、中小微企經營成本急升、社會保障和福利不足等急待解決的問題。新一屆政府必須正視亮麗經濟數字下的社會實際情況,盡己之責切實解決民困。

    培養人資滿足需求

    陳美儀:政府過去三年進行多項政策諮詢,工作混亂無序。雖說都遵照公共政策諮詢指引進行,但實際執行明顯有改善空間。政府需檢討及完善已實行了三年的“指引”,明確諮詢目的、對象、一定範圍的社會意見及訴求,參考不同地方經驗等。建議完善“指引”有關內容,要求部門開展政策諮詢前,必須由專業機構對政策方案進行科學的基礎研究,清楚列舉不同情況的各自利弊,供市民選擇或提供意見。並應當在諮詢結束後的九十天內,將總結報告向社會公佈。冀細化有關規定,杜絕為“諮詢”而“諮詢”的“做秀”行為。

    高開賢、鄭志強、崔世平:澳門現時人資缺乏,未來兩三年,金光大道多個酒店項目陸續竣工,屆時對酒店、會展等相關行業的人資需求將更加拉緊,政府應重視培訓人才。考慮到旅遊學院正為澳門發展所需培訓“實用型人才”,但學院的教學空間不足,在招生人數、課程安排方面均受嚴重局限,希望政府給予更大的硬件設施支持,盡快覓地增建校舍,爭取較短時間內培養出更多可用之才。

    輸入外僱欠透明度

    馬志成:政府成立人才委員會不久,迅速啟動人才資料庫的登記工作,說明人才委員會的人才資料庫登記專頁很有成效,建議加強報章及電子傳媒宣傳,通過社團、行業組織、學校和學生團體等,更有效推廣;細化登記資料,應涵蓋工作經驗、社會經驗和個人特長等;除精英及專才統計外,應增加應用型人才的資料統計,以助政府宏觀檢視不同類別、層次的人才情況。同時在嚴格保護個人資料前提下,要做好人才聯絡工作,適時調查海外人才回流的情況,善用資料。

    李靜儀:今年六月外僱數量同比增幅三萬多人,早已打破政府聲稱可維持人資平衡的“每年約新增兩萬多名就業人口”的水平。數字反映當局只是一心回應企業人資需求,在無任何科學依據下,盲目批給大量外僱,缺乏短中長期的人資策略,不單犧牲了本地僱員的就業權益和晉升空間,更對本澳住屋、交通及社會設施等帶來沉重壓力,感到承載力“爆燈”。當局在審批外僱額時,不能只重經濟發展,應全面評估澳門承載力,訂立人口承載力指標和外僱上限。

    澳人生活質素下降

    梁榮仔:去年澳門人均生產總值超越瑞士,登上世界第四位,但居民生活質素一天比一天下降,即使博企旗下的員工亦未能真正分享到經濟成果。近日有博企員工發起多次行動,表達對公司待遇的不滿。澳門現約有六萬名博彩業員工,他們的多次行動反映特區政府有迫切需要盡快為工會法立法,建立勞資雙方正式的溝通渠道,透過協商解決問題,保障雙方權益。建議明年檢討賭牌續約事務時,加強對博企監督,確保員工不被剝削及有良好的向上流動機會。

    關翠杏:私樓價格飛升,居民若想上樓,除寄望公屋,別無他選。但政府常以土地儲備缺乏作“擋箭牌”,預計未來五年能提供約六千個公屋單位,當中土地不乏即時可利用的生地。因應土地緊缺的客觀事實,政府有必要採取“澳人澳地”的特定土地政策,規範未來所有收回的閒置土地及霸地,以至新城填海用地均不能再批給地產發展商或投機者作為“圖利或炒賣”工具。政府須掌控好相關土地的所有權和發展權,以真正回應澳門人的居住和中小企營商需要,建議新城填海A區規劃中的四千個私樓單位,一併劃歸公屋之用。

    “澳人澳地”多元化

    吳國昌:除新城填海A區新規劃的二萬八千個公屋單位外,其他四區尚有二萬五千住屋單位,加上A區的四千住宅單位,應全部納入“澳人澳地”範圍。“澳人澳地”的房屋類型可多元化,轉售對象也必須為澳門居民,直至二○四九年十二月二十日方可解除相關限制。另外,政府收回涉貪和大幅閒置土地,已可建四萬多公屋單位,滿足申請者。收回閒置地應全面落實,並非針對個別承擔實體,政府應公開收回閒置地的全面資料,認真處理,讓澳地真正為澳人所用。

    劉永誠:在土地資源短缺的局面下,政府應以前瞻性思維爭取更多可運用土地,為澳門創設更理想的發展空間,避免重蹈過去的覆轍。如在粵澳合作區域中,可考慮用作澳門產業多元發展、扶持年輕人及中小企創業,或日後臨時性設施例如中轉房屋、產業及物流後勤基地及其人員宿舍等方面,達至兩地互惠雙贏局面。

    重新規劃關閘周邊

    陳明金:輕軌建設不能再拖,項目至今搞了十多年,澳門半島線仍然左研究、右爭拗,等建成通車,前後可能長達二十年。居民希望捷運系統方便出行,又不願建在自己樓下。大部分居民不是專家,當局應以科學數據加以說明,果斷決策。促運輸工務各部門在既有分工上,加強統籌協調和合作,利用新城填海及城區整治機遇,將交通網絡真正融入城市規劃之中。

    施家倫:政府多個部門雖然意識到有必要對關閘周邊地區重新規劃,但早前推出輕軌關閘線路時,未有提及任何關閘樞紐改造方案,更沒有綜合規劃輕軌、的士和旅遊巴的佈局。世界各地都把口岸和輕軌作為優化當地商業配套的重要平台,打造口岸經濟圈和輕軌經濟帶。再者,地下巴士總站的環境一直為市民詬病。故無論從整改地下巴士總站,還是從發揮口岸和輕軌社會經濟效果的角度考慮,關閘口岸都有總體改造的必要。

    監督杜絕問題食品

    梁安琪:水客走私問題嚴重,影響澳門的食品安全。問題食品很大機會通過水客以螞蟻搬家形式進入澳門,影響到廣大市民的健康安全。但海關人員和檢測設備不足,在大量客流的情況下,打擊力度十分有限。促政府增加海關部門人手,完善相關設備,加強執法及稽查,有效打擊走私活動,並加強與鄰近地區相關部門緊密聯繫及交流,避免問題食品流入。

    黃潔貞:政府處理上海福喜和芽菜事件時後知後覺,未能同步調查並公佈市場情況,執法及監管水準有待提升。政府應多個層面建立本澳的食品安全防護網,包括修訂本澳食品檢測標準及機制,盡快完善食安法相關法律監管,增強消費者委員會及食安中心的協作,提升檢測技術及對食品場所的監督、加強業界的宣傳教育培訓工作。

    精神康復服務不足

    宋碧琪:精神康復服務人資與設備不足。現受社工局資助營辦的精神康復服務單位共有三間住宿設施和三間日間康復中心,但三間院舍共可提供的宿位不足三百個。有精神康復機構負責人表示,該會現時約有四百七十名服務對象,但只有八十多個恆常性地接觸機構服務,相信仍有大批患者沒有接受服務。同時工作人員須兼顧外展服務及個案跟進,工作壓力巨大,當局應適時適量增加精神服務人資、設備等資源。

    陳虹:社會多次建議政府盡快將非禮、性騷擾列為刑事罪,而非透過要事主自行追究的侮辱罪去處理,檢察長亦多次提出立法的必要性及迫切性。政府透露會深入研究及聽意見,但近日再有多宗女性被非禮、強姦及性侵犯案件,故建議政府將非禮、性騷擾獨立成罪和納入刑事罪行,並向社會交代修法進展,盡快向立法會提案。政府同時應盡快全面檢討澳門有關性犯罪法律體系,提高性犯罪的刑罰,更好保護婦女、兒童權益。

    規管下調電訊收費

    何潤生:電信服務開放至今近三年,社會依然批評收費較高,加上特許資產至今仍未有明確的公開列表,認為電信市場並未達到真正開放。當局須充分發揮規管、監察職能,營造公平的競爭環境,藉市場調節為價格設下調空間;盡早接管及公開有關特許資產,包括開放地下管道、本地及國際光纖網絡等,供各營運商使用,以及適時檢視現行法規對行業的監管及執罰機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