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體
  • 澳廣視新聞
  • 政府消息
  • 濠江日報
  • 澳門日報
  • 力報
  • 新華澳報
  • 正報
  • 華僑報
  • 現代澳門日報
  • 論盡澳門
  • 澳門平台
  • MediaOutReach
  • 美通社
  • EQSGroup
分類
  • 澳聞
  • 經濟
  • 要聞
  • 體育
  • 藝海
  • 即時新聞
新聞
  • TikTok創作者起訴美政府
  • 波音恐遭美司法部起訴
  • 起龍儀式
  • “腳上攀比”
  • 中央編譯社出俄文版
  • 外國旅遊團乘郵輪入華免簽
  • (社論)澳門新定位是勉勵更是鞭策
  • 我“超級顯微鏡”成功升級
  • 陸:將出台懲“獨”法律
  • 習:帶動更多人保護長城
  • 國台辦:賴清德須明確回答
  • 陸五十一機艦巡台海
  • 普京讚習近平有遠見
  • 普京:俄從無拒絕談判
  • 菲坐灘破艦損仁愛礁生態
  • 普京:俄中都不接受
  • 嚴重車禍
  • 日移動支付PayPay故障
  • 日評估核污洩漏存重大隱患
  • 迫華客購物韓旅行社停業整頓

布朗之死與美“白人至上論”

2014-08-20 00:00

    布朗之死與美“白人至上論”

    美國密蘇里州聖路易斯市小城弗格森一名非洲裔青年被警察開槍打死引發的示威活動驟然升級,出現搶劫、襲警等騷亂事件。該州州長隨即宣佈,槍擊案發生地進入緊急狀態,並實施宵禁。除需要美國國民警衛軍進駐平息事件外,就連奧巴馬亦要暫停休假趕回白宮處理。美國的州政府通常在發生自然災害後宣佈進入緊急狀態,因刑事案件宣佈緊急狀態的例子並不多見,事件持續發酵,已引發聯合國對美國種族歧視現象抬頭的擔憂。

    八月九日當地時間下午,手無寸鐵的布朗倒在一名警員的槍下,身上多處中彈。關鍵是布朗是名黑人。迄今為止,各方對於案發原因說法各異。與布朗同行的詹森說,警員當時要求布朗從路中央移到人行道,遭到布朗拒絕後,警員便開槍。警員開槍射擊布朗時,他的手正舉在空中。

    警方稱,布朗並不是一個無辜的受害者。事件起因於雙方的肢體衝突,在警員開槍射擊布朗之前,警員正試圖從汽車裡出來,但布朗將警員推回汽車,並與警員肢體衝突,爭奪警員槍支。之後幾天,警方選擇性地發佈資訊,尤其是讓那名警官保持匿名的做法,引起當地民衆不滿。連日來,美國各地的抗議種族歧視的活動逐漸升級,紐約、芝加哥、洛杉磯、費尼克斯等近一百個美國城市舉行了抗議和守夜活動,示威者將雙手高高舉起,高喊“舉起雙手,不要開槍”等口號,抗議槍殺布朗的行為。

    一份最新的驗屍報告顯示,遭白人警員開槍射殺的布朗身中六彈,其中頭部和右臂分別中兩彈和四彈,有一顆子彈貫穿布朗顱骨頂部,顯示他當時在身負致命傷情況下躬身前傾,因而頭頂中彈。這顆子彈打爛了布朗右眼,貫穿面部,從下顎穿出,再進入鎖骨。多槍擊中要害,即使立即送院,傷者也難以活命。

    結果,這件事成了大洋彼岸近年來遭遇的最嚴重黑人騷亂,它讓人們看到,即使一名黑人當了美國總統,種族歧視的陰影仍籠罩着大量非洲裔美國人。客觀而言,半個多世紀以來,美國的反種族歧視取得重大成就,種族歧視在法律上被徹底禁止,種族平等在很多領域得以實現。甚至,當奧巴馬二○○八年當選美國歷史上首名黑人總統時,許多人對他寄予厚望,認為他可結束美國對有色人種的歧視,有望踏入“後種族歧視”時代。的而且確,這些法律、首名黑人總統等成就,證明美國已不存在專門針對黑人的公開禁區。

    美國司法部今年四月一份研究報告顯示,美國非洲裔男子中大約有一半人在廿三歲前至少遭拘捕一次,二○一二年美國非洲裔男子遭監禁的機率是白人的六倍。這種情況也引起聯合國消除種族歧視委員會的注意。該委員會日前指出,美國社會仍存在對少數族裔的歧視,該委員會已調查相關問題並詢問美國官員,涉及少數族裔在各級司法系統中受歧視、受教育機會不公以及對非美國公民的嚴苛政策等。

    理想與現實總是存在距離,要讓有色人種與白人和諧相處,談何容易!類似白人警員槍殺非洲裔人士而引起爭議的事件,近年來已發生數宗,折射出種族歧視在美國仍是一個敏感而棘手的問題。加上部分主流媒體、社會組織和政客的種族主義言論,令種族歧視問題難以根除。去年美國廣播公司脫口秀節目中曝出“殺光中國人”的言論就是其中一例。若然文化上的“白人至上論”不除,美國種族歧視還會繼續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