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體
  • 澳廣視新聞
  • 政府消息
  • 濠江日報
  • 澳門日報
  • 力報
  • 新華澳報
  • 正報
  • 華僑報
  • 現代澳門日報
  • 論盡澳門
  • 澳門平台
  • MediaOutReach
  • 美通社
  • EQSGroup
分類
  • 澳聞
  • 經濟
  • 要聞
  • 體育
  • 藝海
  • 即時新聞
新聞
  • 社青義協了解琴青創機遇
  • 商訓校友會下周六祝會慶
  • 飛躍青年義工培訓開學
  • 加強宣傳滲漏水仲裁
  • 惠安青年會就職續獻力
  • 善明會灣區領悟“五四”精神
  • 文化達標工程千八人應考
  • 退協廿三載續服務會員
  • 錐栗古樹見證培正烽火辦學時光
  • 中華白海豚保護宣傳日珠啓動
  • 澳門館十八參展商產品受關注
  • 粵自然教育融灣區特色
  • 立法會選舉候選人的資格審查機制
  • 廣交會閉幕線下出口增一成
  • 當局多措育“1+4”產業人才
  • 社諮委籲加強宣傳休漁防火
  • 今多雲驟雨
  • 澳國際少兒時裝周珠賽區舉行
  • 傑出學生服務大使頒獎
  • (新聞小語) 用好新措促琴澳融合發展

政府關注家團二代經屋申請

2014-09-16 00:00

郭惠嫻

林智龍

    郭惠嫻:年齡取屋期作考慮

    政府關注家團二代經屋申請

    【本報消息】法務局及房屋局就第一階段的檢討“經屋法”舉行首場公開諮詢會。房屋局副局長郭惠嫻稱,諮詢展開近兩個月以來共收到約一百五十份意見書,就“例外許可”一條中,有建議放寬讓已經上樓的經屋家團第二代作“二次申請”,她表示關注,並從“二次申請者”的年齡或取得房屋的年期等方面考慮。

    逾三十份意見關注訂定不同組別的分配比例,但表達方向多限於“贊成”或“反對”,郭惠嫻希望社會多就“如何訂定”提供意見。法務局查核暨申訴廳長林智龍稱,爭取於立法會復會時將有關該法局部修訂的草案文本送交大會,並於此前完成諮詢總結報吿。

    兩月收百五意見書

    “經屋法”第一階段的諮詢於七月十九日開始,至今共收到一百五十二份意見。郭惠嫻稱,其中有三十多份意見關注核心、非核心家團和個人等不同組別的分配比例,但僅表示支持或中立佔大多數,就如何訂定比例深入提出意見者較少,郭惠嫻昨於諮詢會現場表明希望公衆展開討論。她指出,現行制度按照核心、非核心家團及個人三個組別優先排序,每一組內再次分組,尤其照顧長者和殘疾人士家團;倘將來以“家團優先、個人次之”的方式設定比例,因家團中仍有多種分類,可能出現個人“上樓”,而家團大組中分組排序較後的家團類型“望樓興歎”的情況。若要取消小組分配,如何體現優先照顧長者和殘疾人士家團的初衷?希望公衆就分組比例提出具體意見。

    內地置業不得申請

    另有意見針對“增加申請資格的例外許可”,除了放寬對申請經屋過程中被動繼承物業者“除名”的限制外,希望容許已經“上樓”的經屋家團第二代作“二次申請”。郭惠嫻稱,居民提出的放寬條件包括“申請者年齡”及“取得房屋的年期”兩項,局方會整體考慮意見,一併研究倘有的修訂屬於“例外許可”抑或“申請的一般要件”。

    諮詢會上有居民質疑“住在珠海、澳門返工”的居民是否不符合“居澳不少於一百八十三日”的申請要求,林智龍回覆稱,修法原意是要將與澳門幾乎沒有聯繫的人士排除在申請以外,初步認為要將兩地往返的人士視為“在澳居住”,但根據法律,申請經屋人士不得在內地擁有物業。

    硏創第三類型公屋

    “經屋法”第一階段的諮詢主要提出局部修訂的五點建議,包括修改先審查後抽籤制度、保留已遞交的資料、訂定不同組別的分配比例、增加申請資格的例外許可、規定申請者居澳不少於一百八十三日。但亦有居民對全面檢討提出意見,包括除社屋、經屋以外的新公共房屋類型。

    郭惠嫻稱,該概念主要針對解決年輕人的住屋需求,比“置安居”更廣泛,形式不限於“購買”,對象不限於夾心階層。林智龍補充指出,第一、二次開放經屋申請時,見到許多“初出茅廬”不久的年輕人迫不及待趕上樓,令其太早供樓、背負債項,不利於職業多元化發展。當家庭結構變化時,按現有法律,原有的一房單位亦不能轉為多房戶型,故希望創設第三類型公屋為年輕人着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