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體
  • 澳廣視新聞
  • 政府消息
  • 濠江日報
  • 澳門日報
  • 力報
  • 新華澳報
  • 正報
  • 華僑報
  • 現代澳門日報
  • 論盡澳門
  • 澳門平台
  • MediaOutReach
  • 美通社
  • EQSGroup
分類
  • 澳聞
  • 經濟
  • 要聞
  • 體育
  • 藝海
  • 即時新聞
新聞
  • 港澳記者了解國產機研發歷程
  • 黎若嵐:土生土語是澳孕育語言
  • 今多雲驟雨
  • (新聞小語)汲取教訓 保障更生人士
  • 鏡湖:護理促進醫療產業發展
  • 黃潔貞促建高水平護理梯隊
  • 培道才藝達人比拼精彩紛呈
  • 學聯成員學習國安知識
  • 全澳教師籃球賽卅七隊競逐
  • 教局建言平台關注青年體質
  • 明愛特教交流會分享心得
  • 中國海洋大學訪澳大促合作
  • 閩政協主席訪城大促交流
  • 青年教師赴港交流收穫豐
  • 福校幼園慶母親節溫馨感人
  • 城大論壇促琴澳金融發展
  • 新聞特搜
  • 恆山黃芪認證技術琴澳落地
  • 工聯北綜講解防坐骨神經痛
  • 智耆之友午膳齋宴溫馨

嶺南印記考古展下周揭幕

2014-09-19 00:00

獸面紋青銅盉,青銅時代,廣東省博物 館藏。

青花克拉克象首軍持(殘),明晚期,文化 局文化財產廳藏。

    繼海上瓷路粵港澳再聯手

    嶺南印記考古展下周揭幕

    【本報消息】文化局訊:廣東省文化廳、香港特區政府民政事務局及澳門特區政府文化局繼“海上瓷路——粵港澳文物大展”後,今年再度聯合主辦三地巡迴展,並由廣東省博物館、香港歷史博物館及澳門博物館聯合籌劃“嶺南印記——粵港澳考古成果展”。

    展覽將於下周四(九月廿五日)下午六時在澳門博物館大堂舉行開幕式,並於九月廿六日至明年一月十一日在博物館三樓對外開放。向居民展示粵港澳考古事業的成績,以及體現三地在文化合作會議項目的合作成果。

    四百多件重要文物

    是次展覽集中展示粵港澳多年來考古重要發現,並分“石器時代”、“青銅時代”、“秦至南漢”以及“宋明時期”四個部分展示三地所發現的四百多件/組重要考古文物,有助觀眾全面了解嶺南地區燦爛的歷史文明進程。

    了解黑沙及阿婆秧

    第一部分的“石器時代”,展出在嶺南各遺址出土的考古文物,顯示當地先民因地制宜、就地取材,利用石、骨等材料製成各種工具,並懂得製作陶器作為日常器具。此時的先民以採集、狩獵以及漁獵為主,過着富裕的海洋文化生活,其中包括澳門的黑沙遺址及阿婆秧遺址。

    第二部分“青銅時代”則顯示嶺南地區此時雖未受中原地區的統治,但鑄造青銅器的技術已傳入嶺南地區,說明中國南方仍受中原文化的影響。

    進入第三部分的“秦至南漢”時期,秦始皇於公元前二一四年平定嶺南地區,並分設南海郡、桂林郡、象郡,實行中央集權制,嶺南地區的社會、文化和對外海上交通貿易從此獲得空前發展。

    舉辦三場專題講座

    第四部分“宋明時期”,展示粵港澳出土的瓷器為主。隨着嶺南地區近年多處宋代窰址、沉船,以及陸上遺址中大量宋明外銷瓷器的發現,見證了南海海上交通貿易的繁榮與發展。 澳門當時為海上瓷路的重要中轉港,亦印證嶺南地區一直在中西方海上貿易方面發揮重要作用。

    澳門博物館於展覽期間將舉辦三場專題講座,分別以粵語及普通話進行。三場講座邀請到香港文化博物館館長鄒興華主講“嶺南考古發掘的重要成果和特色”(粵語),廣東省博物館館長魏峻主講“重構嶺南古代史——廣東考古大發現》(普通話),以及文化局文化財產廳高級技術員趙月紅介紹“澳門近年考古工作與成果”(粵語),分別於九月廿七日、十一月八日及十二月六日,周六下午三至五時於澳門博物館演講廳舉行。講座留座可致電八三九四·一二三一聯絡李小姐。

    特設模擬考古現場

    為配合上述專題展覽,展場三樓教育區特設與專題展相關的模擬考古現場及多媒體導賞器,讓參觀者更具體地感受考古工作,以及了解嶺南地區近年在科技考古及考古遺產保護方面的成果,別具吸引力。

    澳門博物館每天開放時間為上午十時至下午六時(下午五時三十分停止售票)。九月廿五日下午為準備展覽開幕,博物館將在下午四時停止售票。展覽及其他相關活動詳情可致電二八三五·七九一一查詢,亦可瀏覽www.macaumuseum.gov.mo或www.icm.gov.m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