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體
  • 澳廣視新聞
  • 政府消息
  • 濠江日報
  • 澳門日報
  • 力報
  • 新華澳報
  • 正報
  • 華僑報
  • 現代澳門日報
  • 論盡澳門
  • 澳門平台
  • MediaOutReach
  • 美通社
  • EQSGroup
分類
  • 澳聞
  • 經濟
  • 要聞
  • 體育
  • 藝海
  • 即時新聞
新聞
  • 烏稱俄發動新一輪導彈襲擊
  • 美援外助長戰火
  • 胡塞稱再擊落美軍無人機
  • 美擬援烏“愛國者”導彈系統
  • 美網民:為何大學安插狙擊手
  • 美媒:手機助力學生抗議活動
  • 美50高校反戰挺巴
  • “美國去死”宣傳冊瘋傳美高校
  • 長春三人放狗咬死流浪貓被罰
  • 美高校反戰抗議浪潮延至法國
  • 清華大學設人工智能學院
  • “跑冰排”
  • 國航擬購百架C919
  • 純電驅人形機器人“跑步”登場
  • 穗白雲區龍捲風五死卅三傷
  • 國產視頻大模型發佈
  • 日“極東”藥廠遭勒令停業
  • 美禽疫蔓延多州蛋價漲
  • 美今年首家銀行倒閉
  • 龍捲風襲美多地進緊急狀態

“嫦五探路者”揭秘

2014-10-25 00:00

在北京航天飛行控制中心,調度指揮人 員密切關注飛行試驗器狀況。(新華社)

    “嫦五探路者”揭秘

    【中新社西昌廿四日電】飛行試驗器由金色服務艙、銀色返回艙組成,下設導航制導與控制系統(GNC)、服務艙推進、回收等十一個分系統。中國探月工程三期再入返回飛行試驗器的製造者、中國航天科技集團第五研究院專家說,這個身披“盔甲”的“急先鋒”繫有中國深空探測的夢想。

    六十歲的深空探測平台總師鮑曉萍負責地面總裝測試工作。“服務艙以嫦娥二號衛星平台為基礎進行適應性改進設計,返回器卻是新穎的。”她說。

    返回器小而精

    據悉,本次飛行試驗器返回器與探月三期正式任務中返回器的狀態基本一致,特點在於“小而精”。儘管外形與神舟飛船返回艙類似,但“大小僅有後者的八分之一”,且大部分設備減重兩成,返回器總共六百多斤。

    對鮑曉萍而言,這是“難以承受之輕”。由於返回器構型狹小,僅容許一名操作者進去裝配,而返回器的重心控制軸精度達到毫米級。讓她欣慰的是:“我們保證了運輸質量、檢漏監測‘零缺陷’,所有焊點和緊固件一次成功,精度也滿足了GNC的要求。”

    試多項新技術

    按照計劃,飛行試驗器返回器將在飛抵月球附近、繞月半圈後自動返回,以接近第二宇宙速度(11.2公里 / 秒)再入返回地球。航天專家們設計軌道,藉助月球的引力場不規則特性,“讓軌道自然轉彎,飛行試驗器能夠藉此‘飛’回地球。”GNC服務艙分系統主任設計師戴居峰說。

    另一控制難點在於採用“半彈道跳躍式再入”方式返回地球,“這是為最大限度延長飛行器在大氣層中的飛行軌跡,盡可能減速。”戴居峰說,以往中國的返回式衛星並未離開地球引力場,而在茫茫宇宙裡確定軌道主要依靠自身導航技術和測定技術。

    專家坦言緊張

    順利的話,返回器將在發射八天後返回地球,回收分系統主任設計師榮偉坦言“緊張”。儘管依然是靠降落傘減速,但因此次任務與以往經驗大不同,華髮叢生的他笑說“急白了頭”。

    榮偉介紹,返回器輕小型化後,相應改進的降落傘特點有三。首先是重量和體積“完全按比例縮小難以成型”,解決途徑是新材料。其次是防熱,“藏傘裝置部分溫度比原先高出一倍,後來採用隔熱辦法並加強自身防熱。”第三是抗干擾,提高開傘的可靠性。

    “從工程來說,這是一次創新。從科學來說,這意味着更深刻、更直觀地認識月球,從理想角度來說,我們今天開始邁出地球,明天或許邁得更遠。”郝希凡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