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體
  • 澳廣視新聞
  • 政府消息
  • 濠江日報
  • 澳門日報
  • 力報
  • 新華澳報
  • 正報
  • 華僑報
  • 現代澳門日報
  • 論盡澳門
  • 澳門平台
  • MediaOutReach
  • 美通社
  • EQSGroup
分類
  • 澳聞
  • 經濟
  • 要聞
  • 體育
  • 藝海
  • 即時新聞
新聞
  • 專家理大談AI教研使用
  • 海星知識競賽激發學習興趣
  • 新華歌唱賽誦唱中華經典
  • 理大學士課程招內地生
  • 中德親子運動日溫馨熱鬧
  • 海暉中山畢業旅行拓視野
  • 國家資助澳大美術培訓報名
  • 城大校長赴渝研討英語教育
  • 培華史地問答賽精彩刺激
  • 世界年輕大學澳大排十四
  • 幼兒籃球嘉年華濠幼獲佳績
  • 創新學院學生會新閣就職
  • 國際供應鏈建模賽科大獲冠季
  • 科大嘉許交流生服務大使
  • 聖大港中大活化港公共空間
  • 勞校生赴琴生態研學增見聞
  • 今大致天晴
  • 浸信會愛羣成立十周年
  • 全運殘特奧口號徵集逾三千份
  • (新聞小語)中央撐澳 各界協力建澳

完善機制盤活巴士服務

2014-10-27 00:00

    完善機制盤活巴士服務

    公交優先作為當局交通政策的重點,但提起本澳公交服務,本地人一肚氣,巴士逼唔上、的士搭唔到,被寄予厚望的輕軌更是落成無期。公交系統不濟,未能配合城市發展的需要,要撥亂反正,需要當局狠下決心。

    巴士服務是現有公交系統的最重要部分,由一一年八月正式啟動新服務模式,原意以政府透過購買服務方式營運巴士,令當局完全自主設置巴士路線及班次,以完善整體巴士服務。但經過實踐,行政規管削弱了商業運作的靈活性,巴士公司只要按當局規管“行車里數、出足班次”,服務費便可“袋袋平安”,毋須理會乘客的實際需要,“搭巴士難”成為政府的責任。直至去年維澳蓮運破產,政府被逼接手燙手山芋。同時,廉署揭露新巴士模式的瑕疵,政府與巴士公司簽訂的合同變成“違法”合同。

    當局亡羊補牢,與接手維澳的新時代巴士簽訂新批給合同中引入新機制。交通部門維持路線設計、班次的主導權,但新時代的收入則來自乘客票款及政府援助金,並設利潤上限,以改變“行足里數便可收服務費”的舊合同模式,期望巴士公司在“多勞多得”下改善服務。當局亦期望透過新合同作為範本,與另兩家巴士公司商討修改合同,扭轉“違法”的困局。

    觀乎目前本澳巴士服務問題,最主要為上落班高峰期“搭車難”,基本上每條巴士路線由總站開出兩三個站後便已“逼爆”,沿線乘客難以上車,影響居民正常出行。在以往純商業運作的巴士服務年代,巴士公司會根據每個站點的實際客況,在客量多的站點即時加開特班車,解決乘客搭車需要,同時增加利潤。但現在政府主導,巴士班次由政府安排,巴士班次在數據上或許亮麗,但巴士公司難以因應實際客況調度班次,客量與班次量不匹配,對巴士公司而言可能只是造成資源浪費,受影響的卻是居民實際出行的需要。

    巴士公司作為商業機構,必在商言商。當局正與兩巴士公司商討修改轉換合同,當局主導路線設置,無疑在日後修改路線、新增路線上,能更有效顧及整體居民的利益,避免政府補貼被濫用。但從目前情況看來,機制有僵化之嫌。如何確保維持在合理班次的基礎上,透過票款收入歸巴士公司的措施,充分利用商業機構運作的靈活性,令巴士公司在增加、調度班次有一定的自主權,進一步鼓勵巴士公司實現以客為先,滿足居民實際出行的需要,值得思考。

    巴士服務要重回正軌,只是改革本澳公交系統的其中一環。檢討的士法律制度,切實有效監管的士服務;凝聚社會共識,落實輕軌走線,令輕軌工程盡快全面展開。三管齊下,本澳公交服務方能趕上城市發展的步伐。

    夏  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