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體
  • 澳廣視新聞
  • 政府消息
  • 濠江日報
  • 澳門日報
  • 力報
  • 新華澳報
  • 正報
  • 華僑報
  • 現代澳門日報
  • 論盡澳門
  • 澳門平台
  • MediaOutReach
  • 美通社
  • EQSGroup
分類
  • 澳聞
  • 經濟
  • 要聞
  • 體育
  • 藝海
  • 即時新聞
新聞
  • 四月本地醫藥化學產品出口增48%
  • 英皇夏日限定市集 增旅遊元素
  • 文綺華:有信心全年引客3,300萬
  • 四月澳車北上增33%
  • 五月賭收201億 疫後新高
  • (一家之言)打通直航網絡 創引客誘因
  • 快手推自研大模型產品可圖
  • 阿里:三方式涉足AI領域
  • 歐盟成立辦公室監管AI
  • AI應用生態繁榮 中小企關鍵
  • 逾半德企擬加大應用生成式AI
  • OpenAI成立安委會 訓練新AI模式
  • GPT-4o登場 多模態成AI競爭焦點
  • ChatGPT日耗50萬度電
  • 魯澳文旅演藝交流 助力優勢互補
  • 加央行減息不利加元
  • 人行助力 熊貓債續火
  • 港股五月累升逾三百點
  • 動用9.7萬億日圓 干預匯市
  • 葡旅局冀二七年引五十萬中國客

民間資金助推青年創業

2014-11-04 00:00

馬志成

    民間資金助推青年創業

    【本報消息】近年官方公佈新成立公司持續增加,成功獲政府批出的青創援助也有三百多宗,意味青年人創業意慾極高。雖制度不斷完善,但年輕人創業仍普遍存在知識、經驗和資金不足的問題,引發民間團體以各種形式、配合政策推動青年創業,包括最近有一幫青年企業家集資成立投資公司,聯手銀行投資中小企和推動青年創業。

    缺乏經驗資金網絡

    青年企業家協會會長馬志成表示,自年初該會聯手銀行、學者專家為中小企個案提供“診斷”,月前又聯手展志協進會及生產力中心向年輕人提供創業培訓課程,過程中發現,中小企經營尤其青年創業,很需要法律諮詢、商業網絡及專業指導;不少人有良好的創意新點子,但欠缺經驗和資金。

    但另一方面,本地有不少已在商場上打拼一段日子、擁有穩定事業基礎和業務網絡的青年企業家,他們也對新的發展空間感興趣,故可利用自身優勢,與中小企和創業青年合作,互補不足。

    在上述基礎上,十五位志同道合的青年企業家最近集資成立了青澳國際投資有限公司,身為董事的馬志成透露,成員來自不同領域的企業家;投資公司將設有股東大會、執行委員會、監事會,並有法律及會計人員,具備完整構架的公司,以市場化運作。

    十五名股東各有分工,包括發掘潛在可行項目、評審項目等,現正收集計劃書,希望年底可累積一些個案,明年可正式啟動。除了自集資金,早前已獲中國銀行澳門分行授信,有足夠的資金投資。

    企業家們希望以多元化的方式,與具發展潛力的企業合作。過程中亦可借鑑新思維,互補不足,擴闊發展空間。馬志成表示,投資公司對具體合作方式持開放態度,如參股、策略合作等,由雙方協商取得共識。同時亦考慮提供企業家導師等顧問服務,藉此推動青年人向上流動。

    從小培養創業思維

    近年創業門檻提高,貨品、租金及人資成本均上升,創業並不容易,且創業要兼顧的東西也不少,包括了解市場需求、資金流、法律知識、人際網絡等。

    馬志成舉例,曾有一開設咖啡店的個案,完成裝修開業時方發現電壓不足,店舖無法如常運作,生意受影響,連帶影響店舖資金流等連串問題,故創業前須有充分的準備。

    談到青企聯手展志協會、生產力中心開設創業培訓課程,瞄準中學生和大學生,馬志成認為應從小培養年輕人創業思維。此舉並非鼓勵青年人放棄學業去創業,而是要讓他們更早形成創業觀,更早明白市場和商業運作;做生意不僅僅停留在“一買一賣”賺取差價,要掌握更多需要兼顧的環節,更多新型的商業模式和概念、自己能承受的風險,為未來創業打下基礎。同時為青年人擴闊思路,未來發展可更多元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