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體
  • 澳廣視新聞
  • 政府消息
  • 濠江日報
  • 澳門日報
  • 力報
  • 新華澳報
  • 正報
  • 華僑報
  • 現代澳門日報
  • 論盡澳門
  • 澳門平台
  • MediaOutReach
  • 美通社
  • EQSGroup
分類
  • 澳聞
  • 經濟
  • 要聞
  • 體育
  • 藝海
  • 即時新聞
新聞
  • 國新辦發佈美侵犯人權報告
  • 轉變擇業觀
  • 拿茅台比方污水皖官免職
  • 日學者:新疆“種族滅絕”是謊言
  • 穀神星火箭海上發射成功
  • 內地部署十行動節能降碳
  • 中方:無不法行為不必擔憂
  • IMF上調華經濟增長預期至5%
  • 美公民政治權利淪空談
  • (社論)“鋼鐵駝隊”造福亞歐
  • 美式霸權製造人道危機
  • 美經濟社會不平等加劇
  • 華僑銀行15億投資大中華地區
  • 沙特廿億美元 助聯想建中東總部
  • 借深合區優勢 澳工業做大做強
  • SFA訪港金發局 探金融合作機遇
  • 煙台推介葡萄酒產業優勢
  • 內地端午假酒店車票預訂量大增
  • 港股跌逾三百點
  • 業者:適時引進專才 鞏固會展地位

反思佔中區分抹黑與監督

2014-11-14 00:00

    反思佔中區分抹黑與監督

    香港“佔中”只剩掃尾動作,這場醞釀超過一年,實際行動長達一個多月的社會運動,帶給香港社會的不僅僅是經濟損失,實在有太多的反思餘地。其中包括批評和監督政府施政的言論和思維模式,是不是具備建設性,還是僅僅達到摧毀市民大衆對政府信任的效果,應該成為一個關鍵的檢驗標準。

    “佔中”引發香港社會反思,網絡上最近流傳了一些舊新聞短片,前任特首董建華在立法會上批評民主派在國際上唱衰香港和“一國兩制”,在議會上作不利社會民生經濟建設和官民互信的惡意攻擊。在經濟上,阻撓本來有助解決香港高樓價和地產主義的“八萬五”政策。在政治上,抹黑有利社會穩定並防範外國勢力惡意破壞的二十三條立法,摧毀幫助年輕一代建立對國家和身份的認同、認識國情社情、理性接受“一國兩制”的國民教育……看看香港的今天,想想過去十多年的蹉跎,百般滋味。

    “佔中”一海之隔,不少澳門人非常關心,也以不同方式參與到這場政治立場、法治精神重新認識和反覆檢驗的戰役中。某種程度上,這是對澳門社會的一場近距離公民教育,對於國家、對於社會、對於澳門的未來,應該選擇哪一條路,堅定的將更堅定,至於搖擺不定、由始至終持反對立場的,也可以看到不同聲音的力量。支持國家和政府的聲音始終存在,而且不在少數,更不是盲目附和,絕對有能力有底氣據理力爭。

    支持政府不代表放棄監督政府,對於行政效率、施政結果、社會公平和公義,每一位公民都有應盡的責任,必須多思考多建言。理性的公民,同樣需要警惕的是導致社會嚴重撕裂、官民信任基礎崩潰,乃至於政府施政寸步難行的惡意攻擊抹黑言論。這也是導致香港社會出現今天這種亂象的根源之一,澳門社會應該引以為戒。

    澳門經濟能在短短的十多年發展到今天,絕對值得肯定。但發展過程中出現問題、未完善的地方,如何改善,政府固然有責,社會大衆同樣要多獻策。就以博彩業高速發展為例,警惕是必須的,但“一業獨大”高唱入雲,卻看不到博彩業帶動其他行業同步發展,如政府日前披露的五大行業收入就達到一千六百億元,將近博彩收入的一半;無限放大貧富懸殊為政治議題服務,漠視經濟發展和政府津貼對收入分配帶來顯著的改善作用……

    對於未來,傾重民意是必然之途,如何暢通官民溝通渠道,是各方不能掉以輕心的重要一環。

    春  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