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體
  • 澳廣視新聞
  • 政府消息
  • 濠江日報
  • 澳門日報
  • 力報
  • 新華澳報
  • 正報
  • 華僑報
  • 現代澳門日報
  • 論盡澳門
  • 澳門平台
  • MediaOutReach
  • 美通社
  • EQSGroup
分類
  • 澳聞
  • 經濟
  • 要聞
  • 體育
  • 藝海
  • 即時新聞
新聞
  • 國新辦發佈美侵犯人權報告
  • 轉變擇業觀
  • 拿茅台比方污水皖官免職
  • 日學者:新疆“種族滅絕”是謊言
  • 穀神星火箭海上發射成功
  • 內地部署十行動節能降碳
  • 中方:無不法行為不必擔憂
  • IMF上調華經濟增長預期至5%
  • 美公民政治權利淪空談
  • (社論)“鋼鐵駝隊”造福亞歐
  • 美式霸權製造人道危機
  • 美經濟社會不平等加劇
  • 華僑銀行15億投資大中華地區
  • 沙特廿億美元 助聯想建中東總部
  • 借深合區優勢 澳工業做大做強
  • SFA訪港金發局 探金融合作機遇
  • 煙台推介葡萄酒產業優勢
  • 內地端午假酒店車票預訂量大增
  • 港股跌逾三百點
  • 業者:適時引進專才 鞏固會展地位

呂開顏:城市承載須匹配旅遊

2014-11-14 00:00

訪澳旅客增多,小城承載力備受考驗。

    呂開顏:城市承載須匹配旅遊

    【本報消息】澳門理工學院講師呂開顏關注澳門承載力與旅遊發展如何兼顧。他表示,澳門打造成世界旅遊休閒中心定位清晰,但首要着重解決城巿整體承載力問題,與旅遊發展是否互相匹配。勿因通關、交通等問題處理不周,令居民產生厭惡情緒。若澳門連宜居城巿也難稱上,該如何發展旅遊業?

    呂開顏表示,澳門以“一個中心、一個平台”為定位,圍繞區域合作、博彩調控等發展,過去政府對博彩調控的具體措施,包括賭檯增長、限制進入賭場年齡等,效果明顯。區域合作上,亦正與橫琴、南沙等正開拓發展空間,各方面已有清晰定位。但在過程中須注意人資、法規配套等問題,首要解決澳門承載力與旅遊發展是否互相配合。通關、交通、通脹等一系列問題,令澳門“休閒”特色越來越少,單純追求旅客量只會令特色日漸消失,勿只把成績體現在經濟規模上。服務產品及內容質素正在下降,不利長遠發展。故應深思澳門特色究竟何在。

    借APP拓深度旅遊

    現時不少年輕人喜歡透過手機獲得資訊,利用網絡傳送速度比廣告、電視等媒介更迅速,建議政府應進一步加強互聯網宣傳,例如利用“微信”等平台更新訊息,令旅客藉此得到資訊,有助樹立澳門旅遊城巿的形象。此外,旅遊局亦應進一步開發深度旅遊,把澳門地圖設計得更生動活潑,並配合手機APP“打卡”功能等,相信深度遊的特色更可延長客留,吸引更多內地及外國旅客參與,逐漸改變旅客結構。

    在增加非博彩元素佔比的同時,同樣要考慮酒店房價問題。當旅遊成本增加,例如房價高企等實質問題下,是否仍有大量旅客願意來澳住宿?建議政府可嘗試與業界推出廉價航空及酒店套票。最重要是政策配合。

    換個角度,若旅客量減少,但可延長逗留天數,同樣可令中小企業受惠,存在無限商機。不過,港珠澳大橋即將落成,有關問題或面臨更大考驗,應盡早設法解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