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體
  • 澳廣視新聞
  • 政府消息
  • 濠江日報
  • 澳門日報
  • 力報
  • 新華澳報
  • 正報
  • 華僑報
  • 現代澳門日報
  • 論盡澳門
  • 澳門平台
  • MediaOutReach
  • 美通社
  • EQSGroup
分類
  • 澳聞
  • 經濟
  • 要聞
  • 體育
  • 藝海
  • 即時新聞
新聞
  • 新濠首季淨收千五萬美元
  • MTel推光通信助企轉型升級
  • 北區餐飲憧憬“五一”檔
  • 新濠John Keells可倫坡發展度假村
  • 三方資源 北區餐飲進高德地圖
  • (一家之言)優化軟硬配套  促旅業發展
  • 港交所受惠新政策
  • 京再鬆住房限購政策
  • 萬博科技獲灣區明日之星企
  • A股近期大市回顧及展望
  • 首季澳車北上出入境飆二點七倍
  • 博企亮相獅城路展 推優惠引客
  • 攜程:“五一”澳入境遊預訂量增26%
  • 旅局:首季港客增21% 持續到港吸客
  • 六措助力 業者料國際會議增10%
  • 學者:六措助澳經濟提質
  • 新中央酒店今試業
  • 三月團客按年升1.2倍
  • 特首巡視 冀助企提升生產力
  • 引入智能機器 燃料費減四成

共同參與 共推發展

2014-11-16 00:00

    共同參與  共推發展

    特首早前在立法會上建議明年繼續實施現金分享計劃。本澳永久居民續獲發九千元,以分享經濟發展成果。政府繼續“派錢”,令居民百般滋味。因近月賭收一跌再跌,亮起黃燈,社會開始反思澳門是否仍只靠博彩業收益維持經濟發展,不少人期望加快非博彩元素支撐經濟的步伐。

    特首回顧去年發展時提到,批發及零售業、酒店業、飲食業、建築業、金融業等非博彩毛收入超過一千六百億元,較○九年增近一倍。五年內成果倍翻,亮麗數字無疑為發展非博彩元素打下強心針。非博彩元素苗頭漸見起色,但在現有基礎上,如何結合周邊新興產業發揮協同效應?取得社會共識是關鍵。

    本澳着力發展會展、文創等新興產業的同時,不難發現舊有的大型品牌活動,亦是“潛力股”。就像澳門品牌盛事“格蘭披治大賽車”,至今舉行六十一屆。難度倍增的“街賽”已越來越少見,澳門大賽車卻六十一年如一日,不少國際車手都視東望洋賽道為競雄之地、登上一級方程式殿堂的必經之路;大賽車亦是澳門在博彩業開放前罕有的國際旅遊品牌,當局於海外大力宣傳,吸引不少外國遊客來澳。

    雖然大賽車經費與收入未必成正比,按早前公佈預算經費一億九千萬元,預計收入約四千三百萬元,收入只佔預算經費的兩成五。但大賽車令澳門城市興旺,並促進經濟發展,各行各業都有得益,更預計大賽車帶來的旅遊收益、宣傳效益為預算經費的兩倍、八倍。由此可見,非博彩元素刺激周邊行業的威力。

    澳門的街道特色,造就舉辦格蘭披治大賽車的先天優勢,多年來寄望一改澳門博彩娛樂的刻板印象,有望帶動從中開發新穎的旅遊產品、紀念品市場等。政府期望已辦六十一年的活動能收成效,拉近收入與支出的距離,惟社會對投資這隻“潛力股”未有達到一致共識。

    不少居民認為“大賽車”等於“大塞車”,勞民傷財。不但出行困難,上班、上學要花多一、兩倍時間,居民對“大賽車”望而生厭不難理解。

    不過,已有多年歷史基礎的大賽車,早已成為旅客心中一項標誌性活動,顯然具備發展非博彩活動的品牌活動條件。但居民與政府對這盛事尚且有不同想法,遑論對其他新興產業,政策導向同樣舉步為艱。

    眾多行業發展要獲得大眾認同,其中一個方向是讓大眾共同參與。以大賽車為例,擺脫以往置身事外的想法,如招募賽車義工、舉辦賽前開放日,拉近與年度盛事的距離。同樣,由政府推動扶持的新興行業,亦需向公眾宣傳與參與,把發展進度與成效透明化,才能取得更多認同與支持。

    春  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