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體
  • 澳廣視新聞
  • 政府消息
  • 濠江日報
  • 澳門日報
  • 力報
  • 新華澳報
  • 正報
  • 華僑報
  • 現代澳門日報
  • 論盡澳門
  • 澳門平台
  • MediaOutReach
  • 美通社
  • EQSGroup
分類
  • 澳聞
  • 經濟
  • 要聞
  • 體育
  • 藝海
  • 即時新聞
新聞
  • 印尼波音機引擎起火緊急降落
  • 東京大學擬漲學費
  • 瑞士小鎮刀客當街傷六人
  • 高溫持續
  • 登革熱新疫苗列世衛預審清單
  • 十六女性控大衛 · 高帕菲性侵
  • 滇婦中美男計淪間諜
  • 美駁船撞塌大橋
  • 工行原副行長張紅力被逮捕
  • 深中通道
  • 兩“海上巨無霸”出江試航
  • 渝五旬漢吊頸鍛煉亡
  • 穗十三行市場大火一死
  • (社論)美言而無信再挑貿易戰
  • 李強會見普京
  • 中方:典型雙標
  • 大陸廿七軍機巡台
  • “新式”玩具
  • 標本亮相
  • 海交會榕開幕台胞參會創新高

美式民主一大諷刺

2014-11-27 00:00

在洛杉磯警察局總部門口,示威者破口大罵警察。(新華社)

    美式民主一大諷刺

    在美國,某些地區警察的暴力執法和過度使用武力是出了名的,警方和有色人種的關係一直十分緊張。美國法律對警察執法的保護遠大於限制,許多黑人被警察誤殺和錯殺,類似案件層出不窮,一直飽受詬病。

    十月八日晚,在弗格森,十八歲的黑人青年布朗被白人警察威爾遜槍殺,當時黑人青年手中是否有槍始終沒有定論。本月二十二日,俄亥俄州克利夫蘭市十二歲的黑人小男孩賴斯因手持仿真槍被警察開槍射傷,後因傷勢過重去世。

    警察可能過度動武

    在上述案件中,為何被打死的總是黑人?為何黑人群體一再抗議和發聲,但案件依舊發生?為何黑人在美國可以當選總統,但針對黑人各種形式的歧視和暴力並未停止?高喊“我們都是布朗!”的全美性抗議浪潮反映了不少美國人對此已經忍無可忍。對總自認為是“自由、民主、人權”典範、不斷以教師姿態教訓其他國家的美國而言,這既是一個極大的諷刺,也值得人們客觀分析、深入思考。

    在弗格森槍擊案中,雖然大陪審團進行了長時間調查、聽證和辯論,但人們的疑點並未全部排除。白人警察威爾遜對陪審團說,當時布朗在警車上往他臉上打了兩拳,“如果再擊我第三拳,後果可能是我會昏倒或更糟”。從他的自述來看,是不是存在警察在極為震怒的情況下過度使用武力的可能?再者,大陪審團十二人中只有三位是黑人,作出的結論能否讓人信服?

    致力解決種族歧視

    美國總統奧巴馬也承認,在種族關係上,還有很多工作要做,特別是在處理有色人種和執法部門的關係上。奧巴馬提出的改進方案之一是增加少數族裔警察的數量,但這能從根本上解決因弗格森槍擊案而再次被揭示的種族分裂和種族歧視等深層次社會問題嗎?如果人們因為種族不同而隨時有可能喪失生命,那麼“民主和人權”又從何談起、如何保證?

    一些美國法律專家認為,警察執法中何謂“侵犯人權”的界定極為困難,因此定罪的情況並不多見。致力於推動種族平等的美國“種族前進”組織一針見血地指出,對於弗格森槍擊案,人們在譴責個別人的行為時,更要致力於解決美國“制度性的種族歧視”,因為正是結構性的種族歧視造成了警方和社區間大量的種族不平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