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體
  • 澳廣視新聞
  • 政府消息
  • 濠江日報
  • 澳門日報
  • 力報
  • 新華澳報
  • 正報
  • 華僑報
  • 現代澳門日報
  • 論盡澳門
  • 澳門平台
  • MediaOutReach
  • 美通社
  • EQSGroup
分類
  • 澳聞
  • 經濟
  • 要聞
  • 體育
  • 藝海
  • 即時新聞
新聞
  • 澳主持獲頒清遠文旅推廣大使
  • 故宮數字技術傳播中華文化
  • 澳順德總會返梓表彰優秀護士
  • 文遺常識問答賽廿六校參與
  • 羅奕龍:建設護理團隊育人才
  • 七十本澳律師灣區執業
  • 黑沙環三車碰撞騎士送院
  • 各界:握惠澳機遇融大局
  • 卅四澳賽馬內地啟“新生活”
  • 地盤女工疑高處墮下受傷
  • 放飛自我
  • 本地婦墮“公檢法”失十一萬
  • 舊橋行人路重開跑友再臨
  • 電熱水爐爆炸冧牆無傷
  • 特首:續優化旅遊設施迎客
  • 旅遊局:鼓勵業界提升服務<BR/> 貿促局:着力推廣澳門優勢
  • 街總中銀探訪獨居長者母親
  • 社民會辦“帶著愛”親子坊
  • 博鰲志願者分享心得
  • 加強托兒服務專業化

司警查聚龍土地公下落

2014-12-03 00:00

    司警查聚龍土地公下落

    土地信俗擬申報新一批非物質文遺

    【本報消息】文遺委員會對外發放訊息代表林發欽總結會議稱,會上有不少委員關注到聚龍舊社土地公事件,既有建議一併整治神壇原址及周邊環境,另憂慮神壇原石件一旦無法尋回,原址重置土地公將會失去原真性。

    但不管怎樣,本澳的土地信仰歷史悠久,其中沙梨頭土地廟、下環福德祠及雀仔園福德祠等值理會現正積極撰寫文本,冀將“土地信俗”向當局申報成為澳門新一批非物質文遺項目,料此個別事件無礙申遺工作。

    倡裝監控設施阻嚇

    林發欽指出,據數字顯示,澳門及離島區現有一百七十多處土地神壇,大多於晚清期間甚至更早所建,多屬開放空間,而且面積大小不一,供奉者多與少亦因相關社區居住人口及信仰而定。聚龍舊社土地公事件屬特別個案,委員皆認同可以此為鑑,吸取教訓,完善不足。專責部門宜加強巡查,並於社區間廣加宣傳,呼籲居民共同關注各區神壇,官民合力很重要。或可於不影響社區居民,於同類型神壇適切位置加設監控措施,起阻嚇作用。

    張鵲橋回應稱,就上述神壇被移走一事,局方日前已向警方報案,司警正循有關線索偵查。強調不僅是受官方保護的建築,還是此類小型社區神壇,只要富歷史文化價值,廣獲民間關注,皆獲局方重視。因聚龍舊社位置隱蔽,如有委員建言於適當位置加設監控設施,方法可取。局方也期望街坊多向當局反映意見,盡早尋回該“土地公”下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