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體
  • 澳廣視新聞
  • 政府消息
  • 濠江日報
  • 澳門日報
  • 力報
  • 新華澳報
  • 正報
  • 華僑報
  • 現代澳門日報
  • 論盡澳門
  • 澳門平台
  • MediaOutReach
  • 美通社
  • EQSGroup
分類
  • 澳聞
  • 經濟
  • 要聞
  • 體育
  • 藝海
  • 即時新聞
新聞
  • 視事關心
  • 節目表
  • Aespa八月赴台開唱
  • 徐睿知開IG疑復出
  • 米娜祖華域芝自爆拍戲內幕
  • 妮歌潔曼獲美影終身成就獎
  • 娜奧美金寶慈善機構遭除名
  • 卓寧塔圖珍娜狄雲打官司亦是朋友
  • 《澳門人》介紹簪花頭飾文化
  • 《劇場 · 閱讀》五十八期出版
  • 爆血爽片
  • 仙韻粵劇新春賀昇平永樂響鑼
  • 何伯宏冀將經驗回饋音樂圈
  • 台北旅遊看北緯 舞蹈棟篤笑浩浩
  • 《億計劃》被盜版拖累票房
  • 何伯宏喜愛伴奏有滿足感
  • 陳綺貞驚喜現身撐宇宙人
  • 三料視后這樣煉成的
  • 陶晶瑩跨足主持少兒節目
  • 林志玲拍雜誌照被嘲俗氣

“生聖人”亦有佳作

2014-12-22 00:00

    “生聖人”亦有佳作

    我在這裡説粵劇《三春審父》當年被提到政治層面來批判,讓粵劇傳統聲名衰了好幾十年。“比竇娥冤還冤”!其實,從五十年代剛開始,粵劇中的“生聖人”也被批到體無完膚,且“禍延”到十年浩劫,其冤更莫名其妙,匪夷所思!

    按粵劇辭典的釋義,“生聖人”係指“行內對唱腔中新創作的樂曲的慣稱,指因為劇本唱詞未能按旣有曲牌格律演唱而譜寫的新曲……”舊日粵劇藝人多不識譜,靠“念口簧”,一唱新曲,便感拗口,稱“除非翻生聖人才唱得掂”云云。那時,“生聖人”突被安上“半封建半殖民地和資本主義商業化的產物”,文網提出“徹底埋葬生聖人”!業界(尤其是編劇、撰曲)提之色變避之則吉。其實,粵劇、粵曲之所以要用“生聖人”,乃是被迫的——例如一些古詩詞被寫入劇(曲)中,其它地方戲曲大體上均可用旣有板腔演唱,一字不易;唯獨粵劇(曲)則多不可套入二黃、中板或小曲、牌子曲中,非新寫不可。這在時代曲或其他藝術歌曲中,係必有的創作手段,為甚麼一被粵劇運用,就成了政治上有問題的異端,非埋葬之不可?有位當年領軍口誅筆伐“生聖人”的人物,九十年代聽我聊及“生聖人”的冤案時,長嘆道:“其實我們這些批判者,連生聖人的基本涵義也未弄清,聽你講來,竟是咁簡單!”“生聖人”在粵曲唱官話的二三十年代還未出世,其始作俑者為誰?已不可考。但有個有名的有關典故:薛覺先初演《西施》的“薴蘿訪艷”一折時,從覺得用二黃、中板或常用小曲太普通,請得高手新寫了一段唱詞:“懶步懨懨,情懷歷亂,吳關路遠,回首淒然……多情燕,繞人前,呢喃似向人指點,薴蘿村是美人村……”,他再在高級酒店裡闢豪華套房,請一譜曲名家入住,費時數日譜成《倦尋芳》這首新曲,詞曲皆大氣典雅,伶王唱出,萬人爭聽,迄今仍為薛氏首本曲。伶王當非翻生聖人,唱熟了,唱也能唱。這是“生聖人”的代表作,無論詞、曲,與半殖民地、商業化的政治標籤,“大纜也拉唔埋”也!

    六十年代初,田漢新劇《關漢卿》被馬紅改為粵劇,田氏寫下一段用入聲字押韻的《蝶雙飛》;將碧血,寫忠烈,化厲鬼,除逆賊……俺與你髮不同青心同熱,生不同床死同穴……”馬紅請來粵樂名宿黃氏兄妹精心譜新曲(話劇則只能念),遂成“生聖人”中的絕唱佳作。無獨有偶,秦中英在《朱弁回朝 · 招魂》中,也用入聲韻寫成《寒江吊雪》,佳句紛披:“本是紅絲相牽,却被青鋒斷絕……鑄就今時生死哀,是非搬盡人間鐵……”無數的例子可證,“生聖人”不但無罪,而且常出佳篇。

    童    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