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體
  • 澳廣視新聞
  • 政府消息
  • 濠江日報
  • 澳門日報
  • 力報
  • 新華澳報
  • 正報
  • 華僑報
  • 現代澳門日報
  • 論盡澳門
  • 澳門平台
  • MediaOutReach
  • 美通社
  • EQSGroup
分類
  • 澳聞
  • 經濟
  • 要聞
  • 體育
  • 藝海
  • 即時新聞
新聞
  • 日圓兌美元跌破158:1
  • 內地首季黃金消費三百噸
  • 金價衝高 買金客少兩三成
  • 與人類智能有差距 AI“入屋”需時
  • 八大變革引領智能工廠建設
  • 修水旅遊推介 與澳客源互送
  • 賀州打造灣區康養旅遊首選地
  • 大健康產品整合 促琴澳旅業融合
  • 南京文旅推介 展四季風貌
  • 旅博會促逾30項目簽約
  • (一家之言)做好服務創新產品 破悶局
  • 越國會主席王庭惠辭職
  • 美首季經濟增1.6%遜於預期
  • 我公民在菲潛水溺亡
  • 美高校爆“挺巴”抗議
  • 華籲在美留學人員注意安全
  • 漁碼購物消費嘉年華開幕
  • 內地澳門入境旅遊推介昨舉行
  • 首季居民失業率降至2.7%
  • 灣區知產中心協助對接逾2,500宗

油國組織爭奪市場 油價暴跌震撼全球

2014-12-22 00:00

    油國組織爭奪市場   油價暴跌震撼全球

    今年還有一周多就結束,相信對金融市場最大的震撼彈是油價暴跌,除了有內幕消息的人外,估計一般中小投資者都無法預測得到。美國的高級無鉛汽油零售價每加侖已跌至2.5美元,1加侖等於3.78公升,折合每公升5.15港元左右,很久沒有看到這種價錢了。美國人喜歡自駕車上班、出遊或購物,油價下跌為全美家庭節省以千億美元計的開支,有助於刺激消費。但是油價暴跌也造成上周一場短暫的小股災,引起全球金融市場一片動盪。

    俄國經濟最傷

    俄羅斯經濟極為依賴能源出口,在這一波油價下跌中受傷很大。俄國央行十一日才將利率自8%提至10.5%,但難阻上周一盧布兌美元單日暴跌逾10%,被迫在周二閃電加息至17%。這是俄央行今年第六度升息,為捍衛盧布已損失800億美元外匯。今年俄國股市下跌約50%,盧布兌美元匯率跌了一半,俄國基金下跌了三分一,東歐基金下跌25%,國際能源基金亦大虧30%。如果國際油價維持在60美元以下,俄國明年GDP恐怕要衰退4.5%。

    油價暴跌引起“陰謀論”滿天飛,主要有以下兩種觀點:其一是認為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為了打擊俄羅斯而壓低油價,以達到在烏克蘭問題上制裁俄羅斯無法達到的效果,油價下行的殺傷力的確很大,已造成俄羅斯股匯債三殺的局面;其二是認為石油輸出國組織特別是主要成員國沙特決定不減產,讓油價自由下跌,目的是為打壓美國的頁岩油開採事業,以維持本身的市場份額。前者的觀點雖帶有明顯的政治標籤,卻不能說全無理由,唯若無市場供求無形之手的推動,美國目前應還沒有能力按主觀意志指揮國際油價的漲跌。

    暴跌非美樂見

    美國近幾年頁岩氣和頁岩油革命性開採技術的發展,在全球油氣工業中掀起了一場靜悄悄的革命。去年美國的石油進口降至九八年以來最低,出口煉油量則達到九一年以來最高。目前美國已成為世界上最大的油氣生產國之一,估計再過幾年,美國石油甚至可以不需要從外國進口,就可以自給自足。國際高油價環境激發美國石油業開採和技術改革的積極性,帶動了工人就業和科技研發工作,在很多領域推動了能源替代產品,如電動車和風力發電等,經濟發展有新的亮點,也使美國碳排放數量迅速減低,大大改善環保工作,好處非常多。

    但是美國頁岩油開發成本遠比沙特等中東國家原油生產成本高。一些研究報告顯示,如果油價每桶在80美元以上,美國整體頁岩油行業有利可圖;如果油價每桶在70美元以下,美國頁岩油開發將嚴重滑坡,流入資金大為減少;如果油價每桶在50美元左右,就只有小部分頁岩油田仍可維持生產,大部分已呈虧本狀態。因此油價太低也非美國石油企業樂見之事,筆者傾向相信油價暴跌的主要原因,是石油輸出國組織與美國頁岩油行業為爭奪市場的商業博弈,其他只是次要的因素。

    高利潤難維持

    中國是全球最大的石油消費國和進口國之一,去年每日平均進口原油564萬桶,每桶原油價格下跌30美元,全年可節省進口石油成本約600億美元,國家當然有所得益。但不要以為中石油、中海油等國企就可以得到巨大利益,在近幾年高油價時期,中國與俄羅斯等國簽署了不少長期供油合約,僅去年六月中俄就簽署了為期廿五年、每年1,440萬噸的供油合同,具體條款和價格卻無從知曉,但肯定合同定價比現價高得多,若日後油價繼續低迷,將會長期做虧本生意。

    石油、煤、礦物、農產品等商品生產企業,其直接的客戶是其他生產商,不是有人性的消費者,沒有所謂忠誠度,品牌效率作用不大。消費者可能因為喜愛LV、蘋果電腦、寶馬汽車的品牌而作出購買決定,但對石油等大宗商品來說,價格和品質是買家考慮的最重要因素。商品生產企業面對着劇烈的競爭,難長期維持高額的利潤,盈虧變化起伏大,股價的穩定性相對較差。這類企業績效很依靠管理層的眼光,如在這次油價暴跌之前,油企管理層能洞悉先機,事先售出遠期對沖合約,則不但避免了巨額損失,甚至可因油價下跌獲得巨利。

    容永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