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體
  • 澳廣視新聞
  • 政府消息
  • 濠江日報
  • 澳門日報
  • 力報
  • 新華澳報
  • 正報
  • 華僑報
  • 現代澳門日報
  • 論盡澳門
  • 澳門平台
  • MediaOutReach
  • 美通社
  • EQSGroup
分類
  • 澳聞
  • 經濟
  • 要聞
  • 體育
  • 藝海
  • 即時新聞
新聞
  • 急救知識講座報名
  • 藝術節推母親節七折優惠
  • 業界促澳內地中亞旅遊合作
  • 瓊參與旅博會推動一程多站
  • 青少年學生書法賽報名
  • 裝備孩子迎戰人工智能時代
  • 城大雅高集團共育管理人才
  • 聖德蘭科普日親子同樂
  • 澳代表出席論壇探科普教育
  • 少林禪武文化研究會成立
  • 珠澳法律青年傳承五四精神
  • 蓮花獅子會成立理監事就職
  • 福州老人會遊穗增情誼
  • 業界嘉興研討新時代新聞攝影
  • 湯澔朗鋼琴獨奏受歡迎
  • 圖書館周活動吸引親子
  • 漁民婚嫁
  • 幻彩大巡遊攝影賽昨頒獎
  • 今多雲有驟雨
  • “下環巡禮”推動多元旅遊

善用新媒體加強官民溝通

2014-12-23 00:00

    善用新媒體加強官民溝通

    民惟邦本,本固邦寧。民生無小事,加強官民溝通,增進官民互信,是公共治理亙古不變的議題。剛上任的特首在爭取連任時的政綱口號就以“聽民意”打頭陣,冀採新媒體溝通方式,打官民互動牌。新任社會文化司司長上任後,隨即回應特首建議,其辦公室即時開通網站,呼籲居民建言獻策,希望兼聽則明,廣納民意。

    五司中,社文範疇與民生建設、居民訴求息息相關,涉及民生福祉的“瓣數”衆多。就以五大長效機制而言,社保、醫療、教育和人才培養均在轄下,其施政成效直接影響居民對政府的滿意度。網站倘運作成功,開啟官民網上溝通的輿論場,居民積極反映民心民情,司長敞開心扉說亮話,有助消除官民互動障礙。政府亦可動態掌握社情民意,對民生政策與時俱進、公帑使用到位,引導輿情發展,營造良好的網絡氛圍,皆有好處。

    社文司開通網站雖是五司中首創,但在政府中並非沒有先例。行政長官辦公室網站早於一一年開通,當年緊貼潮流推出“網絡問政”,網站中設有留言欄目一度惹人注目。惟未幾,普羅百姓滿心希望與特首網絡對話的熱情就被回應的“龜速”澆滅,政府的官式回應與升斗市民的生活化言論形成鮮明對比,網絡平台“回應速度快、對話真情直接”的優勝處隨之消失,教如何吸粉絲、聚人氣?新司長既有決心塑造官民溝通網絡橋樑,亦冀用新思維、新作風打造好網站,除了完善平台、網羅資訊,增加網站可讀性,亦要悉心經營、用心打理、吸納民意,莫冷卻居民參與社會事務的熱誠。

    需要下情上達,上情下達,促進官民互動,豈只社文司?五司新官上任、局級領導更迭,居民有期望,更有所求。作為擁有話語權的一方,當權者身居高位,一旦長期高高在上的心態養成習慣,需要重大立法時熱情地要求居民參與諮詢,居民有建議和意見時卻一副“懶理你”的權力傲慢心態,與民溝通的功能自然退化。網絡問政倘停留在“問”的層次,問而不聽,聽而不做,網絡只會淪為官員的做秀天橋。這種傲慢心態亦最容易刺激百姓的神經,往往激化矛盾,破壞官民互信、削弱管治威信,覆水難收。

    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政府除繼續透過與社團合作收集民意外,面對媒體開誠佈公、落落大方不閃避,以增加資訊透明度,消除公衆疑慮,建立多溝通和有效的回應機制同樣重要。以真誠和相互尊重為基礎,建立恆常性的官民溝通、互動機制,官員與草根市民直面交流,主動闡述施政理念和政策理據,居民亦可當面回饋,直抒己見。政府當真做到聽民聲、體民情,應民意、聚民智,紓民困、解民憂,施政自無往而不利。

    夏  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