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體
  • 澳廣視新聞
  • 政府消息
  • 濠江日報
  • 澳門日報
  • 力報
  • 新華澳報
  • 正報
  • 華僑報
  • 現代澳門日報
  • 論盡澳門
  • 澳門平台
  • MediaOutReach
  • 美通社
  • EQSGroup
分類
  • 澳聞
  • 經濟
  • 要聞
  • 體育
  • 藝海
  • 即時新聞
新聞
  • 國際銀行教育會簽合作協議
  • 政協進聖中三校分享國情
  • 高校研建虛實通聯跨境圖書館
  • 《文化雜誌》徵集慶回歸稿件
  • 《非高教專業發展制度》擬出台
  • “五 · 四”籌委訪何厚鏵介紹活動
  • 新聞特搜
  • 高校外交演講賽科大奪冠
  • 建築工程界黔考察建橋技術
  • 民青會:國家航天事業引領創新
  • 海洋智能科技展珠開幕
  • 修繕燈塔
  • 旅博會雲南茶主體館開館
  • 京首辦京澳科技創新論壇
  • 人民日報電子閱報欄多點啟用
  • 澳內地商雙向研學遊線路
  • 青島南區領導訪山東工商聯
  • 潮南區長訪潮州同鄉會
  • 白雲僑聯主席訪僑總促合作
  • 和光會新閣就職迎挑戰

節假日盡興防毒品陷阱

2014-12-23 00:00

青年需防“毒品陷阱”

多參與體育活動有益身心健康 (資料圖片)

    貪新鮮冇戒心易受毒販引誘

    節假日盡興防毒品陷阱

    聖誕假期來臨,除旅行外,不少青年會結伴聚會,或到夜場消遣。司警呼籲須小心“毒品陷阱”,並指出毒販引誘吸毒的一般手法,以及如何識別毒品犯罪等。司警將密切留意本澳毒品形勢,加強預防和打擊工作。

    勿亂試“新潮零食”

    司警指出,毒販一般首先假裝友善,從而建立青少年的信任,並利用各種手段誘惑青少年吸食毒品,例如提供免費飲食或娛樂,再將毒品以低價售賣甚至免費作招徠。近年多種新興毒品,不論外觀、包裝和味道都完全不像毒品,令人降低戒心,吸引貪新鮮的青少年嘗試,並增加吸食毒品的隱蔽性。部分新興毒品進食方法特別,令青少年誤以為是“新潮零食”,不以為意後嘗試進食;毒販利用社交網站、手機交友通訊程式販賣毒品,甚至提供網購、速遞上門服務。

    司警教路如何識別毒品犯罪,包括觀察青少年的言行,由於部分青少年並未意識到吸毒販毒的嚴重性,因此容易在言談間透露。其次,應留意青少年在金錢使用習慣上的轉變,例如有否忽然闊綽或不斷購買貴價物品及向同學炫耀等。並注意青少年是否神情有異、迷糊、無原因地情緒低落及激動、鼻子是否沾有白沫等。此外,應留意洗手間及青少年個人物品中有否出現沾有粉末的透明藥袋、短飲管、對摺紙張或紙幣,這些都有可能是曾經使用過毒品(如“冰”、K仔等)的跡象。

    本報記者  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