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體
  • 澳廣視新聞
  • 政府消息
  • 濠江日報
  • 澳門日報
  • 力報
  • 新華澳報
  • 正報
  • 華僑報
  • 現代澳門日報
  • 論盡澳門
  • 澳門平台
  • MediaOutReach
  • 美通社
  • EQSGroup
分類
  • 澳聞
  • 經濟
  • 要聞
  • 體育
  • 藝海
  • 即時新聞
新聞
  • 急救知識講座報名
  • 藝術節推母親節七折優惠
  • 業界促澳內地中亞旅遊合作
  • 瓊參與旅博會推動一程多站
  • 青少年學生書法賽報名
  • 裝備孩子迎戰人工智能時代
  • 城大雅高集團共育管理人才
  • 聖德蘭科普日親子同樂
  • 澳代表出席論壇探科普教育
  • 少林禪武文化研究會成立
  • 珠澳法律青年傳承五四精神
  • 蓮花獅子會成立理監事就職
  • 福州老人會遊穗增情誼
  • 業界嘉興研討新時代新聞攝影
  • 湯澔朗鋼琴獨奏受歡迎
  • 圖書館周活動吸引親子
  • 漁民婚嫁
  • 幻彩大巡遊攝影賽昨頒獎
  • 今多雲有驟雨
  • “下環巡禮”推動多元旅遊

完善法規推進特教

2014-12-26 00:00

    完善法規推進特教

    社會追求公平的呼聲日隆,推動和諧是全民所願。澳門回歸十五年,政府加大教育資源的投入有目共睹,特首連番承諾優先發展教育,致力促進教育公平。由此,有特殊教育需要的孩子應該得到更多保護。但特教“基礎差、師資缺、方向失、規劃弱”的癥結何時能解?社會呼喚保障該弱勢社群的新“特教法”出台,政府是時候用行動打破對特教“知行不一、決心不足”的迷思。

    現行的特殊教育法令是十八年前頒佈,內容亟需修訂。其與○六年頒佈的“教育母法”《非高等教育制度綱要法》相比,矛盾早已凸顯。今日特教範疇包括特殊教育、融合教育及資優生,後兩者當年完全不在列。隨着家長意識提高,特教生過去十年猛增十倍,融合生過去五年亦翻倍。時移世易,法律卻過氣,旣可笑亦不合情理。

    當局亦非不明就裏,《非高等教育十年規劃》已明確今年內要完成修訂特教法規,但新年鐘聲即將敲響,確切進度依然未知。眼看正規教育的課程框架生效在即,基本學力要求的制訂也如火如荼,學習領域、內容、程度都將“有規有矩”,但特教、融合教育卻依舊一片空白。

    當局撥給特教的資源不少,近年已在教育發展基金中成立專項,問題是始終不具備法理基礎和保障。莫講學校的無障礙環境、資源教室等硬件是否匹配,課程、教材、教法得不到規範,復健、訓練、治療工作也未必“百分百”落實,難怪教師、家長一籌莫展。連教學目標都不明確,縱有資源也難以落實,教育公平從何談起?澳門本土的特教師資向來不足,須知每名特教生因精神特徵、感官能力、肌肉神經,問題各異,教師為每名學生花費心力決不亞於一般教師,但私框將特教老師統一劃撥為小學教育類型,卻無視其持續投入及專業發展,流失情況嚴重。對同屬特教對象之一的資優生亦然,在某些領域充滿天賦,亟需個別教學,讓其異稟天賦適切發展,然掌握箇中教育訣竅的師資又有幾多?

    在培養特教師資隊伍上,政府現只能假手於人,因本澳在特教本科師範培訓方面一片空白,以往在本地師範培訓中可選修的特殊教育一科也遭腰斬。當收到教融合生的“柯打”,教師入職後方進行密集式特訓,在實踐中摸索經驗,“人照收,唔識教”的情形,比比皆是。至於仿效台灣、內地建模擬工廠,加強特教生的職業技能,以及改善連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都叮囑澳門要好好研究的特教生升大人數偏低、缺乏政策規例指引的情況,澳門更是任重道遠。

    培養人才是小城熱話,如果將其視為社會資本,則今日對特殊教育的付出,直接關係明天的家庭負擔及社會成本,其基石作用更甚。箇中道理簡單明瞭,成敗只在當局的理念和行動間。

    夏  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