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體
  • 澳廣視新聞
  • 政府消息
  • 濠江日報
  • 澳門日報
  • 力報
  • 新華澳報
  • 正報
  • 華僑報
  • 現代澳門日報
  • 論盡澳門
  • 澳門平台
  • MediaOutReach
  • 美通社
  • EQSGroup
分類
  • 澳聞
  • 經濟
  • 要聞
  • 體育
  • 藝海
  • 即時新聞
新聞
  • TikTok創作者起訴美政府
  • 波音恐遭美司法部起訴
  • 起龍儀式
  • “腳上攀比”
  • 中央編譯社出俄文版
  • 外國旅遊團乘郵輪入華免簽
  • (社論)澳門新定位是勉勵更是鞭策
  • 我“超級顯微鏡”成功升級
  • 陸:將出台懲“獨”法律
  • 習:帶動更多人保護長城
  • 國台辦:賴清德須明確回答
  • 陸五十一機艦巡台海
  • 普京讚習近平有遠見
  • 普京:俄從無拒絕談判
  • 菲坐灘破艦損仁愛礁生態
  • 普京:俄中都不接受
  • 嚴重車禍
  • 日移動支付PayPay故障
  • 日評估核污洩漏存重大隱患
  • 迫華客購物韓旅行社停業整頓

《同心》銅像敬立蕉嶺

2014-12-26 00:00

曹崇恩教授創作的孫中山與丘逢甲握手的《同 心》塑像泥稿(楊永權 攝)

    抗日保台志士丘逢甲誕辰一百五十周年

    《同心》銅像敬立蕉嶺

    今年十二月二十六日是中國近代史上傑出的愛國志士、卓越的教育家、社會活動家、著名詩人丘逢甲誕辰一百五十周年,廣東省梅州市蕉嶺縣政府在丘逢甲故居敬立大型銅像《同心》,重現孫中山與丘逢甲在南京會晤時緊緊握手的歷史時刻。該銅像由著名雕塑家、廣州美術學院教授曹崇恩精心創作,國民黨名譽主席吳伯雄題寫的像名“同心”鐫刻在像座上。

    招募義軍抗日保台

    丘逢甲(一八六四——一九一二),字仙根,號倉海。原籍廣東鎮平(今蕉嶺縣),出生於台灣苗栗縣。早年赴試中進士,但他無意仕途,毅然返回台灣從事教育事業。一八九四年甲午海戰,中國海軍戰敗,次年清政府簽訂屈辱條約,割讓台灣給日本。丘逢甲在台灣招募義軍,領導“新竹起義”,奮力抗倭守土,終因彈盡糧絕,起義失敗,丘逢甲潛回大陸。

    丘逢甲在粵東地區創辦新學,引進先進教學方法,培養優秀人才。他念念不忘故土台灣,謀求祖國統一。一八九六年,丘逢甲寫了《春愁》一詩:“春愁難遣強看山,往事驚心淚欲潸。四百萬人同一哭,去年今日割台灣。”悲憤之情,躍然紙上。二○○四年三月,溫家寶總理在全國“兩會”期間曾朗誦這首詩。丘逢甲在南京臨終彌留之際,遺言“葬須南向,吾不忘台灣也。”

    掩護營救革命黨人

    一九○○年春,丘逢甲考察南洋後回國,在香港期間,曾來澳門小住三、四日,寫了《澳門雜詩》十五首,記錄了澳門之行的見聞和觀感。

    丘逢甲的一生,始終為抵抗外來侵略,為維護祖國的統一和富強而努力。他從愛國主義出發,隨着形勢變化,順應歷史潮流,從支持“戊戌變法”改革維新,最後成為積極擁護孫中山的民主革命戰士。他利用在各地創辦的新式學校,掩護革命黨人活動;利用自己的社會威望,奮力營救鄒魯、陳烱明等一批革命志士。

    辛亥革命武昌首義成功,清朝滅亡,廣東成立軍政府,丘逢甲被推舉為教育部長。一九一一年十二月,丘逢甲作為廣東軍政府三名代表之一,赴南京參與組建中華民國,並當選為參議院參議員。在南京,丘逢甲見到了心儀已久的孫中山。孫中山緊緊握着他的手親切地說:“丘先生在台,無人不知。我與你神交二十年,今日獲見,大慰平生。”

    天下為公山河一統

    曹崇恩教授創作的《同心》銅像,正是定格歷史的這一刻,凸顯兩位歷史名人的光輝形象。該銅像高兩米,曹教授在設計基座時,特別把孫中山的“天下為公”,丘逢甲的“山河一統”兩句名言,分別鐫刻在左右兩側的花崗石上,以體現共同心聲。

    曹崇恩教授接受本報記者專訪時表示,一九九九年他首次創作的丘逢甲漢白玉頭像,在台灣展出後,已由台灣逢甲大學收藏。今年應蕉嶺縣政府邀請創作的《同心》,除敬立在丘逢甲故居之外,還計劃明年分別在福建上杭、廣州萬木草堂、中山市翠亨村、台灣苗栗等地敬立。

    本報記者  楊永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