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體
  • 澳廣視新聞
  • 政府消息
  • 濠江日報
  • 澳門日報
  • 力報
  • 新華澳報
  • 正報
  • 華僑報
  • 現代澳門日報
  • 論盡澳門
  • 澳門平台
  • MediaOutReach
  • 美通社
  • EQSGroup
分類
  • 澳聞
  • 經濟
  • 要聞
  • 體育
  • 藝海
  • 即時新聞
新聞
  • 澳大論壇探討新文化運動
  • 旅大研討中央惠澳新措施
  • 百六學生培訓升掛國旗
  • 桂中醫藥大學訪澳大促交流
  • 環保基建設施演習應對風災
  • 男司機“自炒”被揭醉駕
  • 西灣橋兩車疑追尾兩傷
  • 客仔疑騙換錢黨15萬
  • 環保局:或涉非法排污
  • 新聞特搜
  • 兩關員涉騙薪共300多萬
  • 黃司:檢視管理整肅警紀警風
  • 財委會:去年廿投資計劃零執行
  • 有機資源回收中心快上馬
  • 見識軍備
  • 賀一誠會見“五四”籌委
  • 駐澳部隊軍營開放展英姿
  • 學生:學習軍人勇敢堅毅
  • 機場擴建留地建架空輕軌站
  • 澳近三百上市藥物在琴可用

民康無小事 公園補甩漏

2015-01-11 00:00

    民康無小事   公園補甩漏

    國家主席習近平上月來澳出席特區新一屆政府就職典禮時發表重要講話,提醒新一屆政府要堅持“以人為本”的施政理念,察民情、知民需、解民憂、紓民困,妥善處理社會多元訴求,平衡好各方利益,積極營造更加公平公正的社會環境。要讓廣大居民更好分享發展成果,改善生活質量,提高幸福指數。要提升居民幸福感,關鍵是做好民生工程。

    民生無小事,細微如公園內的一張爛櫈、一盞壞街燈、一座破鞦韆,都是服務型政府需要關注的大事。可惜仔細留意本澳的公園,有些甚至連休憩區也說不上,只是街頭巷尾的綠化帶,但已經是長者舒筋、街坊閒聚、小孩嬉戲的社交場所。在經濟急速發展,綠地讓路基建,土地優先供應商業、住宅的當下,公園成為奢侈品。即使如此,但只要站在使用者的角度,仍會發現很多公園的設計,並不人性化,在石屎森林中難得一見的公園,卻感受不到人文關懷。

    隨着近年離島發展,目前氹仔人口直迫十萬大關。有見氹仔人口急增,一個花城公園已不能滿足需求,故當局早年規劃興建中央公園,並在一二年除夕啟用。但這個面積約二萬八千平方米、被譽為全澳迄今最大、康樂設施最齊備、極富特色的中央公園,不過啟用兩年,坊間意見不斷,如休憩設施佈局設計不合理、欠人性化,公園雖大,座椅數目卻不足;兒童休憩區有過多樹木,小童容易撞倒受傷;成人健身器材分散,不利使用者運動過程交流;涼亭、樹木起不到遮擋陽光、乘涼作用;有蓋建築相對不足,透明玻璃涼亭,遮擋太陽作用存疑,“中看不中用”;停車場排氣口設計擾民等。

    除規劃及設計未方便使用者外,更令人訝異的是,公園僅開放兩年已甩皮甩骨,園內部分康體、兒童休憩區、球場等設施已出現老化及損毀,難免令人質疑斥資四億多元的中央公園,設施為何如此“兒戲”?部分損毀的設施雖已被圍封暫停開放,但遲遲未見維修,是兜轉於行政程序,抑或沒有部門扛下責任?另外,圖書館更因人資未到位,開放日期一拖再拖,至今仍遲遲未能對外開放,為人所詬病。總之,一個公園的問題,隱隱成了政府各類政策執行問題的縮影。

    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沒有預計、規劃,如法律執行後方知問題不斷、政策推出後往往不受居民歡迎、設施落成後問題多多等,凡此欠缺前期規劃的種種,成為施政的硬傷、政府的扣分題,不利提升居民的幸福指數。

    滴水可成涓,滴水也可穿石,搞好基建、完善醫療、理順交通、控制物價、穩定樓市等大型項目,固然重要,但做好普羅大眾日常放鬆、休憩、運動空間等民生工程,同樣是關鍵。行政長官崔世安曾自評上屆政府表現“合格”,新屆政府今後的五年是要繼續保持“合格”,抑或取得“優異”成績,事在人為。

    夏  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