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體
  • 澳廣視新聞
  • 政府消息
  • 濠江日報
  • 澳門日報
  • 力報
  • 新華澳報
  • 正報
  • 華僑報
  • 現代澳門日報
  • 論盡澳門
  • 澳門平台
  • MediaOutReach
  • 美通社
  • EQSGroup
分類
  • 澳聞
  • 經濟
  • 要聞
  • 體育
  • 藝海
  • 即時新聞
新聞
  • 港澳記者了解國產機研發歷程
  • 黎若嵐:土生土語是澳孕育語言
  • 今多雲驟雨
  • (新聞小語)汲取教訓 保障更生人士
  • 鏡湖:護理促進醫療產業發展
  • 黃潔貞促建高水平護理梯隊
  • 培道才藝達人比拼精彩紛呈
  • 學聯成員學習國安知識
  • 全澳教師籃球賽卅七隊競逐
  • 教局建言平台關注青年體質
  • 明愛特教交流會分享心得
  • 中國海洋大學訪澳大促合作
  • 閩政協主席訪城大促交流
  • 青年教師赴港交流收穫豐
  • 福校幼園慶母親節溫馨感人
  • 城大論壇促琴澳金融發展
  • 新聞特搜
  • 恆山黃芪認證技術琴澳落地
  • 工聯北綜講解防坐骨神經痛
  • 智耆之友午膳齋宴溫馨

工人康樂館成澳人集體回憶

2015-01-20 00:00

工人康樂館曾是本澳舉辦文娛活動的重要場所

當時工聯開展活動深受職工歡迎,參與者衆。

康樂館茶水部義賣,為勞校籌募經費。

    工人康樂館成澳人集體回憶

    工人康樂館這名字,相信老澳門並不陌生,除了讓人回味的茶水部出品、購物部提供價廉物美的國貨外,更多是工會溫暖人心的服務和親切助人的義工。還舉辦各式各樣活動、比賽。工人劇場上演大量樣板戲、愛國電影,豐富職工文娛生活,發揮團結職工、服務群衆、宣傳國家的獨特作用。

    豐富基層餘暇生活

    說起工人康樂館,老一輩工友和居民均有美好的回憶。位於沙梨頭海邊街的工人康樂館,前身是南京戲院及南京街市。上世紀五十年代國際局勢緊張,澳門經濟陷於低谷,各業職工和基層市民生活相當困苦,更遑論文娛康體活動,可使用的場所寥寥無幾。工聯總會於一九五○年成立後,相繼建立勞校及工人醫療所,解決工人看病和子弟讀書等最迫切的問題,其後為豐富基層群衆的餘暇生活,租用已停業的南京戲院籌設工人康樂館。

    工人康樂館於一九五六年七月二十二日開幕,當時二樓為文娛室、圖書館、乒乓球室、健身室、茶水部及購物部;三樓是劇場及音樂室。在此工作超過二十年的陳淑鈿,以及一九八四至一九八八年曾在康樂館工作的工聯副會長林香生,談起康樂館過去印象難忘。他們說,當時工友到茶樓飲茶非易事,康樂館設茶水部,起初祇售馬蹄粉、麥皮等,但已很受歡迎,經常有附近的建築、起卸和三輪車工友光顧。其後出品“三個飯、兩個湯”,即豬雜、豬肝和排骨飯;豬肝及肉片湯,飯祇售八毫、湯五毫,白飯一毫半。

    售賣國貨播放電影

    康樂館亦以售賣國貨聞名,包括服裝、床上用品、成藥、電器、玩具、化妝品;糧油副食多種多樣,有罐頭、油、糖及煙酒等。當時本澳第一輛國產“永久牌”單車也在康樂館展覽介紹。工人劇場不時放映愛國電影、樣板戲,宣傳建國歷史、國家新面貌,工會當時更組織工人劇團,擔演史詩式的劇目《東方紅》,為工會和本澳培養一批表演和舞台人才。

    直至一九七六年,南京街市遷離,茶水部、購物部改於地層經營,工聯同年正式在康樂館二樓辦公。至一九九三年茶水部停辦,工聯亦於一九九五年遷到司打口海聯大廈。經過數十年的艱苦經營和積極籌措,工聯購得康樂館的業權,但因建築物出現結構問題,故於二○○五年拆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