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體
  • 澳廣視新聞
  • 政府消息
  • 濠江日報
  • 澳門日報
  • 力報
  • 新華澳報
  • 正報
  • 華僑報
  • 現代澳門日報
  • 論盡澳門
  • 澳門平台
  • MediaOutReach
  • 美通社
  • EQSGroup
分類
  • 澳聞
  • 經濟
  • 要聞
  • 體育
  • 藝海
  • 即時新聞
新聞
  • 專家理大談AI教研使用
  • 海星知識競賽激發學習興趣
  • 新華歌唱賽誦唱中華經典
  • 理大學士課程招內地生
  • 中德親子運動日溫馨熱鬧
  • 海暉中山畢業旅行拓視野
  • 國家資助澳大美術培訓報名
  • 城大校長赴渝研討英語教育
  • 培華史地問答賽精彩刺激
  • 世界年輕大學澳大排十四
  • 幼兒籃球嘉年華濠幼獲佳績
  • 創新學院學生會新閣就職
  • 國際供應鏈建模賽科大獲冠季
  • 科大嘉許交流生服務大使
  • 聖大港中大活化港公共空間
  • 勞校生赴琴生態研學增見聞
  • 今大致天晴
  • 浸信會愛羣成立十周年
  • 全運殘特奧口號徵集逾三千份
  • (新聞小語)中央撐澳 各界協力建澳

承載力爆錶應如何衡量?

2015-01-22 00:00

旅遊局預料今年入境旅客約三千三百萬人次, 民間質疑承載力“爆錶”。

    承載力爆錶應如何衡量?

    旅遊學院每年一度進行的“旅客承載力調研”,是本澳承載力(旅客上限)的唯一參考依據。旅遊局曾於前年披露上限為二千九百萬人次,一石激起千層浪,社會譁然,紛紛質疑“承載力爆錶”。自此,政府、旅遊學院均把上限當敏感詞,甚少再對外披露。

    評估過去用意何在

    本澳已連續兩年突破兩千九百萬人次,但政府未承認過“承載力爆錶”,旅遊局更年年花費巨額加大宣傳推廣,因局方認定承載力上限為動態,隨着各項旅遊設施完善,承載力上限亦不斷提高。

    但本澳承載力應否以旅院報告為基礎,值得斟酌。首先,本報昨向旅院查詢二○一四年、二○一五年的旅載力上限數據時,旅院分別以“正在最後分析”和“剛開始,需全年進行”答覆。換言之,旅院或政府至今均未有一四年的承載力上限數據。惹人奇怪的是為何我城評估承載力,不是應該掌握未來一年旅客上限,反而是用過去一年的上限?

    無數據怎調節推廣

    再者,旅院承載力上限以旅客滿意度為基礎計數。該院在全年某些日子,抽查居民和遊客對於擠迫感、環境質素、出入境情況、交通狀況、餐飲零售業服務質素及等候時間等六項指標的滿意度,再比對該些日子的出入境人次,得出每日最理想的旅客數目,再乘以三百六十五天,得出全年旅客承載力上限。故當本澳改善通關、新酒店落成,均可再度推高承載力。但細心一想,原來旅客滿意度高了,澳門就可多幾名旅客?

    且旅院報告是直交社文司,沒有交給旅遊局,故旅局昨以“報告不是交我”避答承載力數據。現時旅遊局到底是否掌握該些數據成疑,若旅遊局不清楚澳門旅客上限,又年年落力推廣旅遊吸引旅客,豈不相矛盾?不知道承載力上限,如何調節推廣力度?

    政研室調研無音訊

    最後,值得一提的是,旅客承載力上限似乎成了政府“敏感詞”。其實旅院的調研已有十多年,政府曾兩年對外公佈結果,但自二○○八年起取消發佈,近年連數據亦不提。旅院昨晩七時回覆二○一三年承載力數據時,亦稱未能即日提供,要稍後補充。此外,政研室去年開展的承載力調研,亦是杳無音訊。民間促請政府能對外公佈該些調研,以便社會科學探討承載力議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