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體
  • 澳廣視新聞
  • 政府消息
  • 濠江日報
  • 澳門日報
  • 力報
  • 新華澳報
  • 正報
  • 華僑報
  • 現代澳門日報
  • 論盡澳門
  • 澳門平台
  • MediaOutReach
  • 美通社
  • EQSGroup
分類
  • 澳聞
  • 經濟
  • 要聞
  • 體育
  • 藝海
  • 即時新聞
新聞
  • 菲西部軍區司令被撤職
  • 80萬人被迫逃離拉法
  • 俄沒收德意志銀行資產
  • 伊朗總統直升機硬着陸
  • 美又盯上海底電纜
  • 日媒:美將派員駐日監視華
  • 商務部啟反傾銷調查
  • 我大使:中美根基由人民澆築
  • “魚航員”現異常
  • 深圳海關檢“喪屍藥”
  • 女方不構成詐騙犯罪
  • (社論)不負重托齊心擦亮金名片
  • 全國最大海上光伏站開建
  • 美愛州車禍六死十傷
  • 我國“冰封人腦”獲突破
  • 林徽因獲遲到百年學位證書
  • 風暴過後美休斯敦現酷熱
  • 行行出狀元
  • 橫琴長隆度假區上榜
  • 珠江防總啟四級應急響應

的士牌無壟斷服務佳

2015-02-06 00:00

    的士牌無壟斷服務佳

    遊客到台灣旅遊,對當地的士印象普遍很好:截車容易,沒有拒載,大多數服務也不錯。原來,台灣司機既可以加入車行拿的士牌照,每月繳納幾百元到一千多元新台幣;更重要的是,個人也可以申領的士車牌,無需再繳納管理費。

    在中國大陸和一些亞洲國家,隨着近年叫車軟件的興起和黑車泛濫,的士司機收入大減成為大城市普遍的問題。最近甚至有城市出現的士司機罷駛、砸的士的情況。歸根究底,不少地區的士牌照長期被的士公司壟斷,令租車費越來越貴,司機生計難以保障。

    台灣的士管理經驗是在過往發展過程中積累起來的。早年因的士興起,影響了人力三輪車的生意,發生不少糾紛。上世紀六十年代管理部門出台了一項政策:公司申請的士牌照,每張需繳納一點五萬元新台幣,作為收購三輛三輪車並輔助三名車夫轉業之用。即使這樣,的士數量仍然增長迅速,供過於求。台灣“交通部”遂在七十年代後期限制成立的士公司,停止增發的士牌照。不過,為了鼓勵遵紀守法,“交通部”在八十年代又開始發放個人的士牌照。差不多要有八年甚至十年的從業經歷、沒有不良記錄的老司機才能申請,對市場影響不大。對市場產生較大影響的是台北市一九九五年開放的士運輸合作社申請。當時規定只要有二百名年滿二十歲、有駕照的台北市民,即可申請成立合作社,即“個人車行”,由合作社代為申領的士牌照。台北之外的縣市紛紛仿效。甚至有縣市的要求門檻更低,只要有五十名合格司機就可以成立合作社。

    經過多年的實踐,島內申請個人牌照不再受數量限制,業界亦會自行調整的士數量,從而牌照壟斷和短缺帶來的諸多矛盾得到很好的解決,自此,台灣的士發展步入良性軌道,服務也令人滿意。

    馬  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