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體
  • 澳廣視新聞
  • 政府消息
  • 濠江日報
  • 澳門日報
  • 力報
  • 新華澳報
  • 正報
  • 華僑報
  • 現代澳門日報
  • 論盡澳門
  • 澳門平台
  • MediaOutReach
  • 美通社
  • EQSGroup
分類
  • 澳聞
  • 經濟
  • 要聞
  • 體育
  • 藝海
  • 即時新聞
新聞
  • 急救知識講座報名
  • 藝術節推母親節七折優惠
  • 業界促澳內地中亞旅遊合作
  • 瓊參與旅博會推動一程多站
  • 青少年學生書法賽報名
  • 裝備孩子迎戰人工智能時代
  • 城大雅高集團共育管理人才
  • 聖德蘭科普日親子同樂
  • 澳代表出席論壇探科普教育
  • 少林禪武文化研究會成立
  • 珠澳法律青年傳承五四精神
  • 蓮花獅子會成立理監事就職
  • 福州老人會遊穗增情誼
  • 業界嘉興研討新時代新聞攝影
  • 湯澔朗鋼琴獨奏受歡迎
  • 圖書館周活動吸引親子
  • 漁民婚嫁
  • 幻彩大巡遊攝影賽昨頒獎
  • 今多雲有驟雨
  • “下環巡禮”推動多元旅遊

李向玉:加強兩岸四地教育合作

2015-03-05 00:00

李向玉

    李向玉:加強兩岸四地教育合作

    增港澳台青年國家民族認同感

    【本報記者吳惠珊北京四日電】去年港澳台均發生群體事件,澳區全國政協委員李向玉認為,不能完全怪責青少年群體,事件既有歷史原因,亦有現實問題,如社會教育缺失等。提案建議加強內地與港澳台教育交流、合作,讓港澳台青年人更全面了解內地情況。

    李向玉表示,去年發生如台灣“太陽花”學潮,澳門“反離補法”大遊行、香港“佔中”運動,參與者多為青年人。認為事件對澳港台社會的法律管制、意識形態、價值觀念、是非標準,尤其是對中華民族的認同感,以及“一國兩制”方針等均有所衝擊,並將在一定時間內影響三地。

    他分析,發生群體事件原因有三,一是歷史起因。港澳台均曾受外國管治,青年人對中華民族、中華人民共和國幾乎沒有認同感,對內地的社會主義制度或有偏見,或者知之甚少;港澳台許多學校沿用歐美教育模式及教材等,青年人的世界觀或崇尚“民主”“自由”等。

    二是現實原因。近年世界政治多元化,全球經濟一體化,使港澳台青年人在生活、就業、人生前途等壓力面前束手無策,或怨聲載道。加上當局某些政策、法規未盡如人意,仍有可商榷之處,於是青年人隨波逐流,蜂擁參與群體事件,形成了一定規模。

    三是社會教育缺失。當青年進入社會後,政府對青年教育所採取的方針政策,又不同程度地存在重經濟利益扶持,忽略意識形態引導、糾錯的傾向。

    認為應從國家意識和民族文化層面上教育青年人,增強港澳台青年人的國家、民族的認同感,繼承和弘揚中華民族傳統文化。他提案建議,港澳政府依據基本法的授權,修訂包括國民教育在內的教育制度,法制化青年人的中國歷史文化教育工作;設置中華傳統文化教育的課程,拓寬中華歷史文化教育的渠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