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體
  • 澳廣視新聞
  • 政府消息
  • 濠江日報
  • 澳門日報
  • 力報
  • 新華澳報
  • 正報
  • 華僑報
  • 現代澳門日報
  • 論盡澳門
  • 澳門平台
  • MediaOutReach
  • 美通社
  • EQSGroup
分類
  • 澳聞
  • 經濟
  • 要聞
  • 體育
  • 藝海
  • 即時新聞
新聞
  • 付諸一炬
  • 國台辦轟加碼製造“綠色恐怖”
  • 國台辦:挑釁愈甚反制愈烈
  • 陸:捍衛領土行動一刻不停
  • 陸促台為旅遊復常創造條件
  • 朝用氣球向韓投廢紙污物
  • 聯合國:不可接受
  • 美放鬆對古巴制裁
  • 颱風“艾雲尼”接近沖繩
  • 顏寧獲世界傑出女科學家獎
  • 小林製藥廠房六處查出青黴菌
  • 澳漢機艙裸奔客機折返
  • 印首都52.3℃再創高溫紀錄
  • 美F-35B墜毀機師重傷
  • 美農場羊駝首染禽疫
  • 巴西永久撤回駐以大使
  • 白宮竟稱未過紅線
  • 我副外長今訪美
  • 法德:應允烏打擊俄導彈基地
  • 劉建超:日應恪守一中

黃奇帆倡污排放交易

2015-03-07 00:00

    黃奇帆倡污排放交易

    六日,三峽庫區農村鄉鎮治污缺錢成為十二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重慶代表團小組討論的熱點話題。全國人大代表、重慶市長黃奇帆建議參照碳排放交易的原理,建立城市擴張帶來的污染物增加與農村污染物減排“增減掛鈎”的制度。

    參照碳排放交易

    全國人大代表、重慶市武隆縣委書記何平長期關注農村污染治理,提出完善污水處理管網和管理運行都缺錢,並建議將污水處理納入國家財政補貼項目,並建立符合市場經濟規律的污水處理費收取制度,要“雙管齊下”。

    在二○一四年牽頭組織重慶幾個片區開座談會後,全國人大代表、重慶市人大常委會委員王元楷認為,庫區在污水和垃圾處理上有共同點。他建議將這項工作納入國家“十三五”規劃編製專項處理。

    “這筆錢,老百姓出不起,國家也承擔不了,怎麼辦?”全國人大代表、重慶市長黃奇帆對解決問題的方式提出不同意見。

    他提出一套參照碳排放交易的原理設計的方案。首先,對重慶或全國的農村污染物存量進行測定。如果存量是每年排放一億噸污水或垃圾,通過修建污水、垃圾處理站後,每年減少了一億噸排放量,這就形成了一億噸的減排指標,可以到專門的交易所交易。另一方面,城市擴張過程必然要產生比同等面積農村多幾倍的污水、垃圾等污染物。這些污染物雖經處理,但畢竟新增了污染物排放,所以必須購買排放指標。這樣農村污染存量減少的指標就可以賣給城市擴張需要的企業。

    城鄉污染物掛鈎

    黃奇帆說,這個過程是城市支援農村、城鄉統籌的過程,是污染物增減掛鈎平衡的過程。他透露,重慶市政府研究了這件事。中共重慶市委、重慶市政府出台方案,今年全面實施。

    (北京六日電) 

    中新社記者  劉  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