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體
  • 澳廣視新聞
  • 政府消息
  • 濠江日報
  • 澳門日報
  • 力報
  • 新華澳報
  • 正報
  • 華僑報
  • 現代澳門日報
  • 論盡澳門
  • 澳門平台
  • MediaOutReach
  • 美通社
  • EQSGroup
分類
  • 澳聞
  • 經濟
  • 要聞
  • 體育
  • 藝海
  • 即時新聞
新聞
  • 珠中江水工程施工保航道通行
  • 鏡湖端午就診安排
  • 輕軌上月日載客近萬二人次
  • 澳品牌認證聯盟銅仁簽合作協議
  • 今驟雨雷暴
  • 負責任博彩推廣十五周年啟動
  • (新聞小語)發揮軟實力促東亞文化交流
  • 民眾建澳促優化路環街市
  • 馬耀鋒促完善大專獎助學金
  • 林倫偉倡定期檢視職技課程
  • 衛局:日間醫院準備公開諮詢
  • 暨醫同學會四角籃賽祝會慶
  • 澳大嘉許卓越教師
  • 演講辯論技巧課程結業
  • 工聯常青生日會祝“五一”
  • 新馬路坊會體驗包土生粽
  • 業餘藝苑雅集切磋技藝
  • 加強宣傳暴雨停課安排
  • 霞浦海釣賽澳代表獲佳績
  • 扶康會樂遊香港助紓壓

陳錦鳴倡交換培養青年人才

2015-03-07 00:00

    兩地工會青年可實地了解國情區情

    陳錦鳴倡交換培養青年人才

    【本報記者黃煒熊北京六日電】澳區全國政協委員陳錦鳴指出,“一國兩制”事業在澳門已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加強深度培養“一國兩制”人才的必要性、重要性和迫切性已毋庸置疑。他提案認為,建立內地與澳門工會青年人才交換培養機制,是一條較好的探索路徑。

    陳錦鳴稱,通過有計劃、有組織、有針對地安排青年人才互換培養,至少可帶來三大好處:一、無論歷史還是放眼當下,任何一個澳人都不會說絕大多數工會團體不是愛國愛澳團體。正是基於這樣一種歷史和現實的堅固基礎,建立兩地工會青年人才交換培養機制,能讓青年一代工會人才體會祖國的深切關懷,激發為國服務的熱情和信念。如此一來,鞏固愛國力量,自然也就水到渠成。

    二、機制建立後,讓澳門工會青年到內地各地區不同層次工會組織工作或學習,親身融入到推動國家發展的各項工作或學習中,在深刻體驗國情的同時不斷深化國情的認知,進而為更好地參與國家各項事務夯實認知基礎。回流後,通過向周圍人群講解親身體驗,可起輻射效果。

    三、建立兩地工會青年人才交換培養機制,針對的就是愛國愛澳青年人才,培養他們成長、成才、成功,就是抓住“一國兩制”人才隊伍建設的關鍵。一方面,澳門工會青年人才到內地,能夠逐漸成長為更好地推動澳門發展及代表澳門參與國家事務的“一國兩制”人才,真正成為澳門未來發展的主心骨;另一方面,內地工會青年人才來到澳門,能夠更多、更深了解澳門的實際區情、開拓國際視野,最終為國家更好地管理澳門事務輸送新血。

    他建議由中央政府相關領導積極協調,全國總工會主導,澳門特區政府和愛國工會積極配合,建立兩地工會青年人才交換培養機制及配套落實機制,為“一國兩制”事業在新的歷史起點上起好步、走好路,創造永續不竭的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