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體
  • 澳廣視新聞
  • 政府消息
  • 濠江日報
  • 澳門日報
  • 力報
  • 新華澳報
  • 正報
  • 華僑報
  • 現代澳門日報
  • 論盡澳門
  • 澳門平台
  • MediaOutReach
  • 美通社
  • EQSGroup
分類
  • 澳聞
  • 經濟
  • 要聞
  • 體育
  • 藝海
  • 即時新聞
新聞
  • 烏稱俄發動新一輪導彈襲擊
  • 美援外助長戰火
  • 胡塞稱再擊落美軍無人機
  • 美擬援烏“愛國者”導彈系統
  • 美網民:為何大學安插狙擊手
  • 美媒:手機助力學生抗議活動
  • 美50高校反戰挺巴
  • “美國去死”宣傳冊瘋傳美高校
  • 長春三人放狗咬死流浪貓被罰
  • 美高校反戰抗議浪潮延至法國
  • 清華大學設人工智能學院
  • “跑冰排”
  • 國航擬購百架C919
  • 純電驅人形機器人“跑步”登場
  • 穗白雲區龍捲風五死卅三傷
  • 國產視頻大模型發佈
  • 日“極東”藥廠遭勒令停業
  • 美禽疫蔓延多州蛋價漲
  • 美今年首家銀行倒閉
  • 龍捲風襲美多地進緊急狀態

馬桶蓋引發的反思

2015-03-10 00:00

    馬桶蓋引發的反思

    春節前後,大批中國遊客到日本搶購智能馬桶蓋,在全國“兩會”上引發熱議。中國已成響噹噹的製造大國,何以國人不遠千里到東洋搶購馬桶蓋?這一現象對於中國製造業有何啟示?

    搶購馬桶蓋現象引起了國務院總理李克強的關注。四日下午,他出席全國政協經濟界、農業界委員聯組會現場時對搶購馬桶蓋現象作了回應:第一是要抱着開放的心態,反對貿易壁壘,因為消費者有權享有更多選擇;第二,中國企業要升級,如果國內也有相同質量的產品,應該更有競爭力,“起碼能為消費者省下機票錢!”

    近年“中國製造”在世界大行其道,高鐵、航空、航天等高新科技產品也在世界嶄露頭角,能夠造出高鐵、飛機、火箭,卻造不出好的馬桶蓋,這着實刺痛了人們的神經。這不僅需要國內衛浴行業反思,也應該引起整個製造業、科研機構的反思。

    其實,中國企業也有生產智能馬桶蓋,據稱在日本銷售的不少智能馬桶蓋也是中國生產的。但國人對國產品牌不買帳,偏要跑到日本去買“假洋貨”,這不排除部分人有崇洋的心態,但也反映出國產產品在質量、品牌、創新等方面的不足。

    一個產品是否受歡迎由諸多因素決定,包括它的技術含量、製造工藝、材料、功能、質量、價格、創意、設計、品牌知名度等等。有關專家指出,當前中國製造業存在四大問題,亟待解決。

    一是生產能力雖然世界第一,但缺乏核心技術和個性設計。一直以來“中國製造”解決的是短缺問題,對優質產品探索、研發、生產剛起步,但多樣化、個性化需求已被國際市場逐漸培養,供需之間產生裂痕。

    二是保護知識產權力度不足,創新企業屢遭“山寨”。其實國內很多企業並不缺乏創新能力,但創新出來的產品在市場上很快就被“山寨”了,仿冒的成本太低、劣幣驅逐良幣,嚴重影響了企業再創新。

    三是品牌“叫不響”,服務難到位。有專家指出,現在並非是賣一個或一套產品的問題,而是要通過品牌建設和服務提升來增加產業附加值。

    四是製造業質量基石被忽視。現在“中國製造”高端低端並存,核心的質量、標準問題仍缺失,夯實基礎的工作還沒有完成。

    馬桶蓋事件暴露出中國在傳統產品的創新能力仍有待提高。全國人大代表、中國科學院院士包信和說:“像我們中科院各研究所原來是不會做馬桶蓋研究的,怕人家笑話。生產馬桶蓋的企業不可能有科研力量,他們只能把人家的產品拆開、仿造,這樣的產品質量不可能好。”

    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首次提出要實施“中國製造二○二五”戰略規劃,其中強調了科技創新,特別強調了工業製造業的關鍵技術、核心技術、專有技術的創新。“馬桶蓋”現象給中國製造轉型升級帶來一些新思路——轉型升級,不應只關注新興產業,也需關注傳統產業的創新。

    為解決傳統產業的創新問題,中科院等國家級科研機構已開始轉型,以便更接地氣。中科院以前着重“兩個面向”(即面向國際科技前沿、面向國民經濟戰略需要),現在補充提出還要面向國民經濟主戰場。為此,中科院已對一百多個科研院所分類定位,其中一部分就被定位為面向國民經濟主戰場的研究機構,承擔小玩意的創新研究。

    除了科研機構轉型外,各級政府和企業也應發力,促進傳統產業轉型升級。各級政府要引導小微企業進行自主創新,並在資金、平台等方面給予扶持,企業也要學習日本企業的“匠人精神”,更加專注產品的創新及質量,只有這樣,“中國製造”品牌才能打得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