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體
  • 澳廣視新聞
  • 政府消息
  • 濠江日報
  • 澳門日報
  • 力報
  • 新華澳報
  • 正報
  • 華僑報
  • 現代澳門日報
  • 論盡澳門
  • 澳門平台
  • MediaOutReach
  • 美通社
  • EQSGroup
分類
  • 澳聞
  • 經濟
  • 要聞
  • 體育
  • 藝海
  • 即時新聞
新聞
  • 國際銀行教育會簽合作協議
  • 政協進聖中三校分享國情
  • 高校研建虛實通聯跨境圖書館
  • 《文化雜誌》徵集慶回歸稿件
  • 《非高教專業發展制度》擬出台
  • “五 · 四”籌委訪何厚鏵介紹活動
  • 新聞特搜
  • 高校外交演講賽科大奪冠
  • 建築工程界黔考察建橋技術
  • 民青會:國家航天事業引領創新
  • 海洋智能科技展珠開幕
  • 修繕燈塔
  • 旅博會雲南茶主體館開館
  • 京首辦京澳科技創新論壇
  • 人民日報電子閱報欄多點啟用
  • 澳內地商雙向研學遊線路
  • 青島南區領導訪山東工商聯
  • 潮南區長訪潮州同鄉會
  • 白雲僑聯主席訪僑總促合作
  • 和光會新閣就職迎挑戰

劉雅煌促訂港珠澳橋通行細則

2015-03-12 00:00

劉雅煌

澳區全國政協委員全男班合影

    劉雅煌促訂港珠澳橋通行細則

    【本報記者黃煒熊北京十一日電】澳區全國政協委員劉雅煌提案,促推進制訂港珠澳大橋通行政策細則,以及增加人工島旅遊文創配套設施。

    突破現有體制框架

    劉雅煌指出,需求主導是研究和制訂港珠澳大橋通行政策時,以滿足三地人民交流和通行需求為最高的目標。以建立珠三角統一市場為需求來設計制度,而非在現有體制規定的框架下安排和修修補補。港澳事務涉及中央事權,因此,來自底層的需求必須與頂層的制度設計結合起來,即將“一線的需求”與“頂層設計”結合起來,既高屋建瓴,又接地氣。否則通過地方的辦事機構來研究和制訂的通行政策,一定難以突破現有的體制框架。故建議由中央職能部門(港澳辦或發改委)牽頭,與港澳特區政府對接,組織制訂港珠澳大橋的通行政策。力求突破現有框架,制訂出眞正符合粵港澳經濟和社會發展需求的通行政策和制度。

    港珠澳大橋連接粵港澳,處於內地、香港、澳門三地法律和制度的交匯地,也處於國家改革開放的前沿陣地。一定要有改革創新的思路,大膽設計、敢於“吃第一個螃蟹”,敢於突破原有的條條框框,繼而推進整個面上的改革和開放。

    重視經濟社會功能

    “成為地標性建築”,是港珠澳大橋已確立的建設目標之一。必須重視港珠澳大橋除交通功能外的經濟和社會功能,並在建設期及早規劃、預留空間、適時推進。港珠澳大橋穿越伶仃洋,處在東西方兩大文明的交匯處,特殊的地緣環境和歷史底蘊賦予港珠澳大橋特殊的文化內涵。

    港珠澳大橋亦將成為珠三角、粵港澳地區一道亮麗的風景線,成為世界旅遊觀光的目的地。目前,港珠澳大橋還在建設期,參觀的人已經絡繹不絕,港珠澳大橋作為旅遊觀光的潛質已經凸顯。港珠澳大橋博物館已通過專家的需求論證,港珠澳大橋的價值包括了除交通功能外的多個社會和經濟功能,需要及早謀劃,制訂關聯的配套規劃,建設配套設施。如將珠海的桂山島打造成具有相當容納能力的旅遊目的地;將港珠澳大橋博物館打造成既是橋樑博物館,也是海洋博物館和歷史文化博物館的三個層級的綜合博覽地,多角度展示港珠澳大橋的價值和內涵,彰顯珠三角的文化張力,從而解決港珠澳大橋通車後可能存在的通行量不足而帶來的運營效益問題。